艾伯丁黑鵙
英文名:Albertine Sooty Boubou
学名:Laniarius holomelas
【简介】
艾伯丁黑鵙(学名:Laniarius holomelas)属于雀形目丛鵙科黑鵙属,分布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乌干达、卢旺达及布隆迪的高海拔森林区域。这种鸟类全身漆黑并带有蓝色光泽,主要栖息于原始山林、画廊森林和高海拔陡峭山坡上的复杂植被中。
【外形特征】
艾伯丁黑鵙的体长约为18厘米,体重约38克。成年雄鸟具有深黑色羽毛,并在光照下反射出蓝色光泽;两翼和尾部末端呈钩状。雌鸟体型类似,但翼展和尾部稍短。幼鸟上体颜色较深,未显蓝色,且下体呈哑光黑。
【鸣叫特征】
该物种有多个鸣叫声,常见的包括明亮的哨音、爆炸声、类似蛙鸣的声音以及咔哒声。其中,高音哨声最为普遍,常与其他音调组合使用。雌鸟能模仿更粗糙的"ti-haarwet"或鼻音样的"korrrrr"作为回应。
【生活习性】
艾伯丁黑鵙生活在海拔可达3385米的高海拔森林中,以藤蔓、巨蕨和竹林等密集植被为主。这种鸟通常成双配对出现,偶与其他物种混合觅食。它们倾向于在最浓密的树叶层下活动,同时会偶尔攀爬到森林的中、高层觅食。
【繁殖习性】
繁殖的具体习性了解有限。在乌干达,10月份曾被观测到携育雏斑纹的个体,而刚果民主共和国Itombwe地区的记录指出,该物种可能在4月至7月间完成繁殖。已知的巢为苔藓制成的杯子状结构,悬挂于覆盖Gouania藤蔓的柏树上,一般每次产卵两枚。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低危级别(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乌干达西部、卢旺达西部和布隆迪西北部的山地森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