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椋鸟科 > 丽辉椋鸟属 > 金胸丽椋鸟
金胸丽椋鸟

金胸丽椋鸟

英文名:Golden-breasted Starling

学名:Lamprotornis regius

【简介】
金胸丽椋鸟(学名:Lamprotornis regius),又称Golden-breasted Starling,属于雀形目椋鸟科的丽椋鸟属。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如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北部。

【外形特征】
金胸丽椋鸟体长约为35厘米。其头部和上背部呈现出金属绿色光泽,腹部及胸部为鲜亮的金黄色,喙和腿均为黑色,白眼圈明显可见。翅膀、背部、颈部及尾羽均为金属蓝紫色。雌雄体色一致,但幼鸟的颜色较为淡一些且缺少成鸟的明亮金属光泽。

【生活习性】
金胸丽椋鸟生活在干燥的草地、灌木丛和荆棘森林中,常见于稀树草原和荆棘灌木地带。它们通常群居,有时会与本属其他物种混群活动。食物来源主要是蚂蚁、甲虫、毛虫、白蚁等昆虫以及水果和浆果。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提及此内容。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如埃塞俄比亚的3月至5月、索马里的4月至6月,以及肯尼亚的3月至5月和11月至12月,金胸丽椋鸟会选择树洞甚至土壁洞作为巢穴,并利用干草、羽毛和动物毛发等材料进行垫材构建。一只鸟巢通常会产卵3到4颗浅绿带红点的蛋,孵化期约为14天。孵化开始前后皆由亲鸟和其帮手共同照顾幼鸟,直至幼鸟于20至22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它们独特的黄色胸部与蓝色头部的组合及特别的长条形尾巴非常容易辨识。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及此内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金胸丽椋鸟的种群数量稳定,分布范围广泛,没有达到濒临灭绝的危险水平,被列为低危(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金胸丽椋鸟主要栖息于海拔0至1200米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更多见于1000米以下地带。它们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及坦桑尼亚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