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乌脸唐纳雀科 > 红嘴唐纳雀属 > 红嘴唐纳雀
红嘴唐纳雀

红嘴唐纳雀

英文名:Red-billed Pied Tanager

学名:Lamprospiza melanoleuca

【简介】
红嘴唐纳雀,学名为Lamprospiza melanoleuca,又称红嘴唐纳雀或Red-billed Pied Tanager。主要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热带雨林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体长约为17至18厘米,体重为24至42克。雄鸟头部及上体为亮黑色,喉部和胸部为黑色,而下体则为白色。雌性个体色泽相似,但颈部、背部及臀部呈灰色。两性皆具有鲜艳的红色喙。幼鸟则表现出不同特征:它们的喙和头均为黑色,缺乏光泽;上背呈白色,下背则为黑色且具白色斑点;腹部混杂白色和黑色,大腿部分黑白交错。

【生活习性】
红嘴唐纳雀主要在亚马逊雨林的树冠层活动。它们穿梭于高大树木之间,偏好树冠层中丰富的昆虫与果实作为主要食物来源。此外,红嘴唐纳雀还能与其他鸟类组成混合物种群一同觅食,但常常位于相对外围的位置。

【鸣叫特征】
在群体中,红嘴唐纳雀频繁发出明亮且穿透力强的叫声。通过实地观察,这些鸟儿发出的鸣叫像是一种尖锐的、快速的"ééé-ééh...ééé-ééé-ééh...ééé-ééh-yuu..."。它们的歌声与轻松而层次丰富的一串音符相似。

【繁殖习性】
红嘴唐纳雀在2月至8月间于巴西亚马逊州、马托格罗索州和秘鲁境内被观察到有繁殖行为。雌鸟在2月的巴西亚马逊州时被发现于巢中,而在8月,在马托格罗索州则记录下了一对红嘴唐纳雀带着离巢幼鸟的场景。9月,两个带有幼鸟的成鸟对还在巴西亚马逊州被发现。

【外型辨识】
红嘴唐纳雀主要特征为黑白相间的羽毛和红色喙。雄鸟头部及上体亮黑,喉部和胸部黑色,下体白色;雌性颈部、背部及臀部灰色;幼鸟的喙和头为黑色,缺乏光泽,上背呈白色,下背黑色且具白色斑点。

【保护状况】
红嘴唐纳雀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表明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并未面临严重威胁,但仍需持续监测。

【地理分布】
红嘴唐纳雀广泛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低海拔地区,包括秘鲁东部、北部玻利维亚、巴西中部、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以及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