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鸣鹃鵙
英文名:Long-tailed Triller
学名:Lalage leucopyga
【地理分布】
长尾鸣鹃鵙(Lalage leucopyga)是雀形目鹃鵙科鸣鹃鵙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所罗门群岛和瓦努阿图的低地及山地森林,通常栖息在森林边缘地带。其分布区域还包括中国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外形特征】
长尾鸣鹃鵙具有显眼的长尾和长翼,头部短而粗壮,整体结构接近小型鵙类。其羽毛色彩鲜明,上体呈黑色,下体为白色。头部呈黑色的冠羽延伸至眼睛,翅膀上带有大块的白色斑块。
【鸣叫特征】
长尾鸣鹃鵙以“tee-zeeia-tee-zeeia-tee-zeeia”这样悦耳的鸣叫声著称。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和山地森林,主要生活在森林边缘区。具体的栖息地选择、迁徙模式、飞行特点和活动范围仍需进一步研究。
【繁殖习性】
对于长尾鸣鹃鵙的具体繁殖行为,包括营巢、交配、产卵和育雏等环节,现有了解尚不充分,需要参考同类物种的研究结果。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斑鸣鹃鵙颇为相似,但长尾鸣鹃鵙缺少斑鸣鹃鵙特有的白色眉纹、条状下体,以及较为杂乱的外观特点。
【保护状况】
长尾鸣鹃鵙在IUCN红色名录上的受威胁等级尚未明确。值得注意的是,诺福克岛亚种已被确认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