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雷鸟
英文名:Rock Ptarmigan
学名:Lagopus muta
【简介】
岩雷鸟,学名为Lagopus muta,是鸡形目雉科雷鸟属的鸟类。岩雷鸟多栖息于北极区和高山的冻原地带及矮树林。
【外形特征】
岩雷鸟体型中等,体长在34-36厘米之间,体重在440-640克。其羽毛颜色随着季节变换,冬季全身纯白,夏季则为冷灰至棕色。雄性具有显著的红色肉冠,在繁殖季节尤为鲜明。
【生活习性】
岩雷鸟多栖息于北极区和高山的冻原地带及矮树林,夏季栖息于海拔较高且植被较少的地方,冬季则往往会向较暖的区域迁徙。主要以植物的嫩叶、花、浆果和种子为食。它们性喜群居,能组成数百只的大群。繁殖期实行一夫一妻制。
【鸣叫特征】
雄性发出一系列粗声的kwa-kwa-kwa,部分雄鸟会在繁殖季用awebo, awebo痘疹声作为标志性叫声。
【繁殖习性】
岩雷鸟繁殖时间从6月至8月。雌性在雄性领地内筑巢,巢位于灌木丛或岩石附近,每窝产6-13枚赭色并布满栗色斑点的卵。孵化期为24-26天。雏鸟卵生后即能随父母活动,寻找安全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外型辨识】
岩雷鸟与柳雷鸟外形相似,但夏季羽毛灰暗,冬季眼先黑色,而柳雷鸟眼先为白色。
【物种区别】
岩雷鸟与柳雷鸟的区别在于,岩雷鸟栖息地位置更高,接近树线,且雄性肉冠红色特征在四季更为显著。岩雷鸟的分布范围更广,包括北美和欧亚大陆北部的冻原地带。
【保护状况】
岩雷鸟被IUCN列为无危,但在中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地理分布】
岩雷鸟分布广泛,包括北美和欧亚大陆北部的冻原地带。在中国仅新疆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地区有确认发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