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腿渔鸮
英文名:Tawny Fish Owl
学名:Ketupa flavipes
【简介】
黄腿渔鸮(学名:Ketupa flavipes),又称黄脚鸮或毛脚鱼鸮,是一种大型且罕见的猫头鹰。它们以独特的黄色腿脚及眼睛著名。该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物种。
【外形特征】
黄腿渔鸮身高48-61厘米,体重2050至2650克之间,翼展较大且有力。其独特外观标志包括宽大的黄褐色眼色和朝侧面的耳羽。上部羽毛为橙红色,并带有宽阔的黑褐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翼和尾部有深褐色条纹。腹部呈橙黄色并带有浓淡不同的褐色斑纹,腿脚被羽毛覆盖至半,呈现绿色黄色。
【鸣叫特征】
黄腿渔鸮的领地鸣叫常被描述为“whoo-huwooh”,同时也能发出下落般的哨音和尖锐的警报声。
【生活习性】
黄腿渔鸮喜栖于溪流、山间森林的河谷和茂密的林地边缘。它们偏好靠近溪流和河流的阔叶林,夜行性,在黄昏或晚上捕食鱼类为主食,同时也捕食鸟类、甲壳类动物、蜥蜴及啮齿动物等猎物。
【繁殖习性】
黄腿渔鸮每年冬季繁殖,在树洞、崖壁洞穴或利用其他猛禽旧巢产卵。每年多产2枚卵。
【外型辨识】
该物种的外观标志包括宽大的黄色眼色和朝侧面的耳羽,以及橙红色上部羽毛带有宽阔的黑褐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翼和尾部有深褐色条纹,腹部呈橙黄色并带有浓淡不同的褐色斑纹。
【保护状况】
黄腿渔鸮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物种。尽管分布较广且适应性强,但由于森林破坏和栖息地丧失,导致其数量稀少。
【地理分布】
黄腿渔鸮广泛分布于从尼泊尔南至孟加拉、越南以及中国的东南部山区,台湾的七家湾溪是已知最高海拔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