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雀鹀科 > 灯草鹀属 > 墨西哥灯草鹀
墨西哥灯草鹀

墨西哥灯草鹀

英文名:Yellow-eyed Junco

学名:Junco phaeonotus

【简介】
墨西哥灯草鹀,英文名:Yellow-eyed Junco,学名:Junco phaeonotus,属于雀形目、雀鹀科、灯草鹀属。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向北延伸至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南部山区,南至危地马拉。在繁殖期间它们维持着全年的繁殖领地。冬季时,它们会移至较低海拔区域。这种鸟通常栖息于山地松林和松栎混交林,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可达4000至11000英尺。

【外形特征】
墨西哥灯草鹀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雀鸟,体长14至16厘米,体重16至23克。成鸟头部和尾羽上覆羽为灰色,背部和翼上大覆羽及三级飞羽呈现锈红色,与灰色形成鲜明对比。黄色的眼睛和黑色的颊斑构成强烈的外观特征。眉线和喉部颜色较浅,腹部和下尾覆羽为白色,胁部带有一层橄榄色。尾巴的外侧尾羽为白色,深色覆盖其他部分。喙部由黑色上颚和黄色下颚组成,而腿和脚为淡黄褐色。幼鸟外表与成鸟相似,但眼睛颜色较暗,头部有细微的暗色条纹。

【生活习性】
该物种以种子、浆果和昆虫为主食。它们主要在地面觅食,通过翻找落叶层来寻找食物。

【鸣叫特征】
雄鸟在繁殖季会从高处栖木上发出2至3部分组成的颤音鸣唱。整个过程包括探索植被层和寻找隐藏的食物。

【繁殖习性】
雌鸟每年两到三次在干燥的草丛中筑巢,每次产下3至5枚淡灰色或蓝白色的蛋,孵化期约15天,雏鸟两周后即可离巢。

【保护状况】
墨西哥灯草鹀目前并未受到严重威胁。根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其保护状况为“无危”。

【外型辨识】
墨**西哥灯草鹀与暗眼灯草鹀形成群落,但成鸟头部和尾羽上覆羽为灰色,背部和翼上大覆羽及三级飞羽呈现锈红色。黄色的眼睛和黑色的颊斑构成强烈的外观特征。眉线和喉部颜色较浅,腹部和下尾覆羽为白色,胁部带有一层橄榄色。尾巴的外侧尾羽为白色,深色覆盖其他部分。喙部由黑色上颚和黄色下颚组成,而腿和脚为淡黄褐色。幼鸟外表与成鸟相似,但眼睛颜色较暗,头部有细微的暗色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