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灯草鹀
英文名:Guadalupe Junco
学名:Junco insularis
【简介】
瓜岛灯草鹀(学名:Junco insularis)仅分布于墨西哥瓜达卢佩岛,该岛位于太平洋上。这种小型鸟类具有灰色的头罩、深色脸部、淡褐色侧面和苍白的喙部,在飞行时可见白色尾羽边。
【外形特征】
瓜岛灯草鹀体长约14厘米,体型较小,喙较长(雄鸟平均9.3毫米),脚更大,翅膀较短(雄鸟平均69.3毫米),尾巴也较短(雄鸟平均62.6毫米)。头部灰暗至棕色,脸部深色,下巴和喉咙较浅的灰色;背部呈暗褐色,两胁宽幅带有粉红肉桂色标记。虹膜深棕色,喙蓝白色,腿和脚呈深棕色、灰肉色或深粉色。
【鸣叫特征】
瓜岛灯草鹀的鸣声为高音且尖锐的'sik'声,通常还包括一系列持续的chip音中穿插的buzz和trill声。
【生活习性】
瓜岛灯草鹀广泛分布于各种生境中。它们主要栖息于北端的蒙特雷松林、海峡岛橡树林和瓜达卢佩柏树林,海拔可达1400米。在东北侧野烟草灌木丛中也能发现它们。其食性主要为昆虫和地面种子。
【繁殖习性】
瓜岛灯草鹀的繁殖季节为1月至6月,可能一年繁殖两次。筑巢地点隐蔽,常位于地面或岩石裂缝中。每窝产卵3枚,卵大小约为20毫米×15毫米,颜色为浅绿色白色,带有红褐色斑点。
【外型辨识】
瓜岛灯草鹀与近亲暗眼灯草鹀成群中的成员J. hyemalis mearnsi相比,冠部和胸部(通常)稍暗,腹部的白色较深且范围较小。其叫声和歌曲也有显著差异。
【保护状况】
瓜岛灯草鹀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EN)。
【地理分布】
瓜岛灯草鹀仅分布于墨西哥西北部的瓜达卢佩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