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鹟䴕科 > 三趾鹟䴕属 > 三趾鹟䴕
三趾鹟䴕

三趾鹟䴕

英文名:Three-toed Jacamar

学名:Jacamaralcyon tridactyla

【简介】
三趾鹟鵄(学名:Jacamars cyon tridactyla),又称Three-toed Jacamar,是䴕形目鵲鵄科三趾鵲鵄属的一种鸟类。特有种分布于南美洲巴西东南部。

【外形特征】
三趾鹟鵄体长17-20厘米,体重在17.4-19.3克之间。头部呈栗褐色,下喉部显黑,并带有细薄的金黄色条纹环绕额部和眼周;背部和逐渐加长的尾羽呈现均匀的黑褐色,带有微妙的绿色光泽;胸腹部为白色,腹侧略呈灰白色,尾下覆羽呈灰褐色。最为独特的是其三趾脚结构,喙长约4.7厘米,呈全黑色且锋利;虹膜呈深棕色,有些个体可能带有黄色或红色的斑点。跗跖和足部呈黑色,仅具三趾且足底呈黄色。

【鸣叫特征】
三趾鹟鵄发出的声音包括一系列短暂、微弱的哨音,形成长达20秒的群歌,通常由2至6只鸟共同玩味不同的尖锐上升哨音;其叫声为一高尖锐的“churr”音,源自栖息位点或飞行过程中。

【生活习性】
三趾鹟鵄栖息于巴西东南部的半落叶林或近水道的画廊森林边缘。它们特别钟爱接近水源、土堤的小片孤立森林区域。常见海拔为240-1100米之间,通常以2-10只的小团体形式活动。以多种昆虫为食,如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等,它们的饮食因季节和降雨量变化而异。

【繁殖习性】
繁殖时期从9月直到第二年的2月,即雨季期间。巢穴通常挖掘于土堤中,入口宽度约6-6.5厘米,深度可达9厘米,长度范围在62-146厘米不等。每窝产卵数量为2枚,可有一对或多只成鸟共同孵化,孵化期为19-20天,幼鸟育雏至28-30天后才能独立离巢。幼鸟离巢后仍会返回巢穴过夜一段时间。

【外型辨识】
与同类,如褐鵲鵄相比,三趾鵲鵄不仅有更长的头部羽毛,还具有显著的三趾脚特征,使它们在同类中独树一帜。

【保护状况】
由于栖息地的丧失,三趾鵲鵄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已成为珍惜罕见物种。通常,这种鸟类只能在少数区域发现,其保护状况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下的近危(NT)物种。

【地理分布】
三趾鵲鵄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包括米纳斯吉拉斯州、圣埃斯皮里图州、里约热内卢州、圣保罗州和巴拉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