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鸫科 > 杂色鸫属 > 杂色鸫
杂色鸫

杂色鸫

英文名:Varied Thrush

学名:Ixoreus naevius

【简介】
杂色鸫(学名:Ixoreus naevius)是雀形目鸫科的鸟类,因独特的黑橙蓝三色羽毛和穿透力强的鸣声而闻名。这种鸟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成熟湿润森林,冬季会迁徙至更低的海拔地区,包括美国西部及加拿大。

【外形特征】
杂色鸫成鸟总长19.0-26.5厘米,体重约为65-100克。雄鸟背部、头部和颈部呈蓝灰色,眼眉和翼纹为橙色,胸带为明显的黑色V形。雌鸟颜色较暗淡,上体呈棕橄榄色至灰蓝色,胸部色带也较模糊。雏鸟的颜色与雌鸟相似,但具有较淡的眼眉和斑驳的胸部羽毛。杂色鸫的喙深褐色,基部下方呈稻草色,腿色为中等到浅棕色。

【生活习性】
杂色鸫偏好栖息于针叶林和成熟湿润的森林。它们在繁殖季节在森林中鸣叫以标示领地,在冬季则可能迁移到公园、花园等低海拔地区。杂色鸫主要以果实和浆果为食,同时也会食用昆虫和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该鸟以缓慢、深沉、有穿透力的长笛音闻名,又具备极富感染力的旋律,尤其在繁殖季节频繁发声以标记和维护领地。

【繁殖习性】
杂色鸫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到夏季。雌鸟选择巢址并偶尔参与筑巢工作,雄鸟主要负责筑巢和鸣叫。巢穴通常建筑在离地面4至50米的树上,是杯状结构,内部以优良材料衬垫。每窝可产2至5枚淡蓝色带褐色斑点的卵,由雌鸟孵化,孵化期约为两周。雏鸟在父母双重抚养下约13至14日龄即能离巢。

【外型辨识】
杂色鸫独具独特的黑色、橙色和蓝色羽毛组合,很容易将其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个别的雌鸟旅鸫看起来可能较相似,但杂色鸫的眼眉和黑色胸带更为鲜明且橙色斑纹更显眼。此外,其长颤音式的鸣叫也特别容易辨识。

【保护状况】
杂色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繁殖季节,杂色鸫主要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至阿拉斯加南部及其附近的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冬季时,它们会迁移到从加利福尼亚到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也会偶见于美国西部和加拿大部分内陆地区。该鸟的分布和迁徙模式在某些年份可能出现集中爆发迁徙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