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响蜜䴕科 > 响蜜䴕属 > 黄腰响蜜䴕
黄腰响蜜䴕

黄腰响蜜䴕

英文名:Yellow-rumped Honeyguide

学名:Indicator xanthonotus

【简介】
黄腰响蜜䴕,英文名:Yellow-rumped Honeyguide,学名:Indicator xanthonotus。属于鵡形目响蜜鴷科响蜜鴷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黄腰响蜜鴷以其腰背部的鲜艳黄色及三级飞羽上的白色条纹著称。体长约15-16厘米,雄鸟呈现绿灰色,头部、面部、耳羽及臀部为鲜艳的黄色或橙黄色,而臀部有明显的黄色或橙色斑块。腹部有深色条纹。雌鸟的黄色部分少,呈黄褐色,上背偏暗色且带有橄榄色条纹。

【鸣叫特征】
叫声包括“weet”、“cheet”以及“tzt”。特别是在交配前,雄鸟会向雌鸟发出“cheet”的声音。在飞行中,它还会发出“chaenp-chaenp”的声音。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亚洲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温带森林中,活动在海拔1450至3500米的区域,常常出没于岩石与树林交错的峡谷地带,尤其在有岩峰蜂(Apis dorsata)的蜂巢附近。以蜜蜂的蜂蜡为主要食物来源,同时也会捕食飞行中的昆虫。

【繁殖习性】
黄腰响蜜鴷的繁殖期为4月至6月。雄鸟会在有蜂巢的悬崖边建立领地,驱赶其他雄鸟。在繁殖季节结束后和秋季期间,这种鸟类会频繁访问蜂蜡资源丰富的区域。可能展示寄生型的繁殖行为,但具体的寄主尚未明确。

【外型辨识】
黄腰响蜜鴷以其腰背部的鲜艳黄色及三级飞羽上的白色条纹著称。体长约15-16厘米,雄鸟呈现绿灰色,头部、面部、耳羽及臀部为鲜艳的黄色或橙黄色,而臀部有明显的黄色或橙色斑块。腹部有深色条纹。雌鸟的黄色部分少,呈黄褐色,上背偏暗色且带有橄榄色条纹。

【保护状况】
2022年,证实该鸟种在四川省为新纪录。IUCN列为近危(NT),由于繁殖生态领域的研究较为匮乏,评估其潜在威胁的准确度相对较低。

【地理分布】
分布在从巴基斯坦北部到缅甸东北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尼泊尔、锡金及不丹。在中国大陆仅可能发现于西藏东南部和云南北部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