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蓝顶鹛鸫科 > 蓝顶鹛鸫属 > 蓝顶鹛鸫
蓝顶鹛鸫

蓝顶鹛鸫

英文名:Blue-capped Ifrit

学名:Ifrita kowaldi

【简介】
蓝顶鹛鸫,学名Ifrita kowaldi,属于雀形目鹛鸫科。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的山地森林中,栖息于海拔1460至3680米的地带。

【外形特征】
雄鸟黑色冠羽末端宽大且闪耀蓝色,头部中央有一黑色斑点,颈部中央有一小块赭色区域,面部侧面呈赭色,眼睛上方有一白色条纹和眼周环状纹。雌鸟与其十分相似,但眼后线较淡,呈赭黄色;幼鸟外观也与雌鸟相似,但前额为赭黄棕色,翼覆羽顶端为赭黄色。成年鸟上体颜色为暗橄榄棕色,翅膀和尾巴更偏红棕色。

【生活习性】
蓝顶鹛鸫偏好新几内亚的山地森林,尤其在苔藓森林中更为常见,栖息高度通常超过1500米。觅食方式类似于啄木鸟,会沿着树干和树枝攀爬,利用尾羽支撑身体,以探入苔藓中搜寻昆虫。

【鸣叫特征】
蓝顶鹛鸫的鸣叫声为连续的、略带嗡嗡的5-6个音符,先是快速上升,然后下降,类似“zig-zig-zig-zig-zig-zig”。此外,它们还会发出响亮、尖锐、音乐般的音调,与挤压婴儿玩具的声音相似。觅食时,它们会发出三音节的“jitji-jit”声。

【繁殖习性】
蓝顶鹛鸫在繁殖期主要集中在旱季中期到晚期、雨季开始和雨季末期。它们的巢穴为深碗状,由绿色苔藓和蕨叶构成,内部铺有细丝或根须,通常建于3.6米高的树苗上。每次产卵一枚,卵为白色底色,带有稀疏的黑紫色斑点,平均卵形尺寸为25.8毫米×20.7毫米。

【保护状况】
蓝顶鹛鸫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红色名录中的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其地理分布包括新几内亚的韦兰山脉、纳索山脉东部、胡安半岛及欧文斯坦利山脉。蓝顶鹛鸫分布在新几内亚东部和太平洋群岛,包括中国的东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周边国家的管辖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