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鹰科 > 灰鸢属 >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

南美灰鸢

英文名:Plumbeous Kite

学名:Ictinia plumbea

【简介】
南美灰鸢,学名为Ictinia plumbea,是一种属于鹰形目鹰科灰鸢属的中型猛禽。该鸟类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包括东墨西哥至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以及特立尼达岛。它们主要生活在低地森林和热带草原。

【外形特征】
成年个体全身主要为石板灰色,头部和腹部略显浅灰色,腹部呈白色。背部带有灰色及白色相间的暗条纹,尾巴短而黑,布有2到3条白色条纹。眼睛呈鲜艳的红色,腿爪为金黄色或橙色。飞行时能够看到其主飞羽上的红色翼斑。雌雄在外形上相似,但雌鸟体型稍大。

体长约34至37厘米,翼展84至94厘米,体重190至280克。

【生活习性】
该物种活动栖息于低地森林和热带草原,这种鸟类在飞行时行速较缓,滑行次数频繁,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会猎捕蝙蝠、鸟类、蛇类和蜥蜴。有记录显示,南美灰鸢有时在地面上用足爪翻拨猎物,在空中捕食昆虫,甚至在飞行中直接进食猎物。在夏天,它们会花大量时间在空中飞行,通常它们单独行动,或是在迁徙时以小队形式出现。

【繁殖习性】
南美灰鸢通常在5月到7月期间进入繁殖期。雌雄共同建立或修复旧巢,巢筑在离地面3到30米高的大树树枝上。繁殖过程中,雌鸟每年产出1至2枚蓝色或白色的蛋,孵化期大约为31至32天,雏鸟也需36天左右才能具备离开巢穴单独生活的条件。

【外型辨识】
南美灰鸢在一些特征性上与密西西比灰鸢存在区别,相较于后者,南美灰鸢全身色泽更深,缺少密西西比灰鸢翅膀二级飞羽上的白色斑点,并有着独特的主飞羽上的红色翼斑。

【保护状况】
南美灰鸢被IUCN列为低危(LC),这表示其未面临极度或严重的生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