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拟鹂科 > 拟鹂属 > 橙拟鹂
橙拟鹂

橙拟鹂

英文名:Altamira Oriole

学名:Icterus gularis

【简介】
橙拟鹂(学名:Icterus gularis),属于雀形目拟鹂科拟鹂属的鸟类。其显著特征为橙色头部和腹部、黑色背部及眼罩。橙拟鹂广泛分布于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低地、北中美洲太平洋海岸、内陆以及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自1939年起在该州有分布记录。

【外形特征】
橙拟鹂体型较大,总长21-25厘米,体重约56克。该鸟种具有厚实的黑色喙,喙基部为蓝灰色。成年个体的颜色主要为橙色,仅黑色的眼罩、喉部、上背部和肩部为例外。尾羽与翅膀主要为黑色,但带有橙色的小覆羽,翼上有着宽大的白色翼斑,位于大覆羽上,外侧主羽基部呈白色。幼鸟呈橄榄棕色,头部和下体为黄色,眼罩为暗色,初级飞羽基部可见白色,但缺乏黑色的领巾状斑纹。

【鸣叫特征】
橙拟鹂会发出一系列缓慢清晰的哨音,其鸣叫声与许多其他拟鹂相似,但节奏更慢且模式更为从容均匀。此外,它们也会发出尖锐的哨音、嘶哑的叽喳声以及鼻音的“ike”声。

【生活习性】
橙拟鹂生活在半干旱地带,散落树木之间,常出现于开放的河岸环境。它们独居筑巢,巢间距平均约250米。巢穴呈细长编织袋状,挂着水平树枝末端,有时甚至搭建于电话线上。它们主要在树冠层觅食,偶尔也会降至灌木层或地面。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昆虫和浆果。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德克萨斯州从4月末持续到7月末。雌鸟单独建造巢穴,巢穴细长、袋状,内部由苔藓、草、棕榈纤维、杂草和树皮条编织而成,用羽毛铺垫。每窝产卵4-6枚,雏鸟由双亲共同喂养和照顾。

【外型辨识】
相对巾冠拟鹂和条背拟鹂而言,橙拟鹂体型更显庞大,色彩更偏向红橙色,翼部白色更多,及其背部橙色带暗纹。幼鸟通过体型较大及喙部厚实的特点区分于其他德州地区的年轻拟鹂。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橙拟鹂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橙拟鹂分布于北美和中美洲地区,覆盖从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至洪都拉斯,主要繁殖区域为墨西哥湾沿岸亚热带低地、北中美洲太平洋海岸和内陆。此外,橙拟鹂已确认存在六个亚种,而tamaulipensis亚种在美国境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