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拟鹂科 > 拟鹂属 > 橙背拟鹂
橙背拟鹂

橙背拟鹂

英文名:Orange-backed Troupial

学名:Icterus croconotus

【简介】
橙背拟鹂(Icterus croconotus),是雀形目拟鹂科拟鹂属的大型橙黑相间鸣禽。

【外形特征】
橙背拟鹂体长约23厘米,雄鸟重量平均为48克,雌鸟为41克。雄性头部、喉咙和上胸部为黑色,颈背至背部及腹部则呈鲜艳的橙黄色。肩羽为黑色,小翼羽和中翼的覆羽呈现橙黄色,内侧次级飞羽和部分三级飞羽有宽阔的白色外缘。尾部全黑,眼睛为黄色,并且周围有蓝灰色的裸露皮肤。喙为黑色,但下颚基部为灰色,脚腿为深蓝灰色。未成年个体图案与成鸟类似,但颜色较暗淡,并缺少橙色的肩羽修饰。严格额纹亚种的额头黑色比例较少,并且翼部的白色较多。

【鸣叫特征】
橙背拟鹂的鸣叫声是由两性共同发出的重复哨声,类似“chee-chew-hwe-chew”。音节序列及其间的停顿变化多样。该鸟种表现强烈的合唱行为,尤其是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在秘鲁,一些观察资料记录到了一种接触哨声,它较为响亮且短暂,像调制哨声一般,伴有金属感强的共鸣声。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次生林、森林边缘及郊区,通常接近水源边。食物来源包括花蜜、果实、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型动物。在查科地区,橙背拟鹂善于从特定植物如Tabebuia、Cercidium和Capparis等管状花朵中收集花蜜,甚至撕裂或碾压整个花朵。该鸟类在觅食时经常呈现倒挂姿态,而它们也常在凤梨科植物丛中搜寻食物。它们往往以成对或家庭群的形式觅食。

【繁殖习性】
橙背拟鹂的繁殖季节在哥伦比亚为7月至8月,而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则在11月至第二年的3月之间。不同于其他拟鹂,它们通常不自行筑巢,而是占有其他鸟类如黄腰酋长鹂的巢穴。

【外型辨识】
它们与普通拟鹂相比,嘴头围纯净,不含蓬松形态;翼部的白纹也相对较小。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橙背拟鹂被归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橙背拟鹂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东部地区,具体包括:亚马逊北部和西、西南部的雨林,延伸至阿根廷北部。涵盖的地缘范围宽泛,比如圭亚那南部、哥伦比亚南部、厄瓜多尔东部、秘鲁东部以及巴西东部和中部,再到达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的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