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喉巨隼
英文名:Red-throated Caracara
学名:Ibycter americanus
【简介】
红喉巨隼(拉丁名:Ibycter americanus),归属于隼形目、隼科、红喉巨隼属,主要特征是其红色的裸露喉部和白色腹部。
【外形特征】
体长可达56厘米,雄性平均体长约51厘米,雌性约56厘米,重约510-770克。它们的羽毛大部分为黑色,腹部、尾下覆羽和胫部主要是白色,颈部和脸部裸露,通常呈红色。喉咙上仅有几根黑色毛发。黄色的喙基上部为灰色,腿尤为橙色。
【生活习性】
红喉巨隼是群居鸟类,以成几个至十多个的家庭群体出现。主要栖息在低地热带雨林以及次生植被地区,食性以蜜蜂和黄蜂幼虫为主。尽管捕食过程中速度较为缓慢,但它们通常在稀疏植被中低空飞行,以便更容易发现猎物和潜在威胁。此外,它们也吃种水果和浆果。在捕食时,常常有几只鸟留在树上哨岗,以防潜在的捕食者,如丽鹰雕和黑白鹰雕。
【繁殖习性】
全年留居于特定区域,保持高度领土性。群体中通常有1-2个个体驻守以防潜在威胁。孵化期预计约3-4个月,每窝产卵1枚。雏鸟自初生起背部就覆盖一层模糊的灰色绒毛,长至22天后翅膀开始发育,羽毛颜色接近成鸟的羽色。
【保护状况】
目前,IUCN对其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但因为山区栖息地的破坏,其数量正在减少,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2019年版附录Ⅱ。据2019年评估,此物种数量大约50万至不足500万。
【地理分布】
红喉巨隼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南部直至南美洲的巴西南部,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玻利维亚等地区。然而,近数十年,由于森林砍伐和农业扩张,红喉巨隼在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巴拿马、厄瓜多尔和法属圭亚那等地数量骤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