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鹎科 > 短脚鹎属 > 菲律宾短脚鹎
菲律宾短脚鹎

菲律宾短脚鹎

英文名:Philippine Bulbul

学名:Hypsipetes philippinus

【简介】
菲律宾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philippinus,英文名为Philippine Bulbul。

【外形特征】
- 菲律宾短脚鹎属于雀形目鹎科,是一种小型鸣禽。其体形中等,上体暗褐色,腹部颜色较浅,头部呈深色并带有微弱的灰色条纹。
- 橙棕色的喉部和胸部带有淡色条纹,展现出明显且温暖的色调。
- 喙较长,为黑色。与纹胸鹎相比,体型更小,喙较短,冠部呈灰白色。

【生活习性】
菲律宾短脚鹎栖息于菲律宾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低地森林、山地森林以及山地较为开阔的林地。这种鸟在棉兰老岛的基坦格拉德山,海拔500至2,250米的原始森林中数量较多。繁殖季节较长,截至5月份,仍可观察到卵巢成熟的雌鸟。低海拔地区,这种鸟会进行领地鸣唱;而在较高海拔处,它们可能正在参与繁殖活动。

【鸣叫特征】
菲律宾短脚鹎的叫声由短而响亮的口哨式短句组成,且略带金属质感。除鸣唱外,它们还会发出下降的尖叫和叽叽喳喳的声音。

【繁殖习性】
在棉兰老岛,菲律宾短脚鹎的雏鸟记录于四月底,表明繁殖季节持续到5月。繁殖期间,高海拔地区的鸟群通常会保持沉默,可能是因为它们正处于繁殖活动中。

【外型辨识】
需要注意的是,在2010年前,民岛短脚鹎、米岛短脚鹎和棉兰短脚鹎被视作菲律宾短脚鹎的亚种。

【保护状况】
菲律宾短脚鹎的保护级别为无危(IUCN 级别:LC),显示其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生存状况良好。

【地理分布】
该种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包括棉兰老岛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