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鹎科 > 短脚鹎属 > 毛里求斯短脚鹎
毛里求斯短脚鹎

毛里求斯短脚鹎

英文名:Mauritius Bulbul

学名:Hypsipetes olivaceus

【简介】
毛里求斯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olivaceus),是雀形目鹎科短脚鹎属的特有种鸟类,仅见于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

【外形特征】
该鸟头呈橄榄灰绿色带深色条纹,顶冠和颈背呈深橄榄绿至深黑,尤为显眼的是其橙色喙。胸腹部为暗绿灰色,腹部为黄灰色,后侧显淡肉桂色。虹膜呈深红棕色,脚为橙黄色或浅粉色。

【生活习性】
毛里求斯短脚鹎主要依赖果实和昆虫,偶尔也捕食小型脊椎动物。采食葡萄、苹果、木瓜、桑葚等果实,并采集花蜜滋养。对树栖昆虫如叶䗛、直翅目、蝉、鳞翅目及蜻蜓也有偏好。

【鸣叫特征】
鸣叫声杂乱多变,由“chek”音和金属噪声、擦刮音构成。

【繁殖习性】
生殖活动集中在夏季,雌鸟在由草和根筑成的巢穴中产下两枚粉红色的蛋,孵化期大约为14至16天。

【外型辨识】
易与雄性毛里求斯鹃鵙区分开来,主要因喙部颜色的显著差异以及形态细节的区分。

【保护状况】
毛里求斯短脚鹎现被列为易危(VU),主要由于历史上的栖息地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害。1970年代中期,其种群规模缩减至约200对。然而,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得种群数字在1993年恢复到280对。IUCN自2009年起将该物种列为易危(VU)。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范围极其有限,目前仅局限于马斯克林群岛中部的毛里求斯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