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梅花雀科 > 斑雀属 > 玫胸斑雀
玫胸斑雀

玫胸斑雀

英文名:Pink-throated Twinspot

学名:Hypargos margaritatus

【简介】

玫胸斑雀(Hypargos margaritatus),隶属于雀形目、梅花雀科、斑雀属。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南部,包括莫桑比克南部、南非东北部及斯威士兰东部。全球活动范围约为156,000平方千米。其保护状况被IUCN评为无危(LC),但在南非被列为近危。平均体重约为12.8克。

【外形特征】

雄性玫胸斑雀头部至背部呈现棕色,臀部和上尾覆羽为淡粉色,尾巴深棕色,边缘带粉色。翅膀呈现棕色,脸部、颈部两侧至胸部上方为粉红色,下胸至尾下覆羽黑色,两侧胸部和腹部则带有显著的粉白色大斑点。雌鸟外观较为灰暗,主要下腹部和尾下覆羽为浅灰色,在两侧胸部和腹部带有黑色和粉白色大斑点。虹膜为深褐色,眼环呈淡粉色蓝色,喙为蓝灰色,腿为灰色。幼鸟全身下部灰白,喙黑色。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干燥的灌木林、密林、沙质森林、棕榈灌丛以及河流森林边缘的荆棘覆盖区域。通常成对或小家庭群活动,亦偶见与其他蜡嘴雀混群。其主要食物包括小草籽和昆虫,它们大多在地面觅食。而玫胸斑雀在栖息地中为居民种类,不迁徙。

【繁殖习性】

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玫胸斑雀的繁殖期通常在1月。雌鸟通常会建造一个带有侧入口的卵形巢,巢结构由叶脉、叶片、花朵和蜘蛛网共同构成,内部铺有植物纤维或羽毛。该种鸟类常见于接近地面的浓密植被和落叶层中。每窝通常产下3到5枚蛋,孵化期通常为12到14天。雏鸟皮肤粉红,头部有灰色绒毛,喙部具备白色乳头状突起,口内部分几天后转为蓝绿色,并在20到21天出飞后变为蓝色。

【外型辨识】

作为梅花雀科斑雀属的一种,玫胸斑雀在全球分类学中位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梅花雀科、斑雀属之下。该物种的生活生态与繁殖特性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记录和研究。

【保护状况】

全球范围内,玫胸斑雀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但在南非因其活动范围较小被列为近危物种。目前,估计莫桑比克内此鸟类数量超过80,000只,并且每年大约有2000只因笼鸟贸易被出口。

【地理分布】

玫胸斑雀主要分布于莫桑比克南部(R Save以南)、南非东北部(东林波波至北夸祖鲁-纳塔尔)及斯威士兰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