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氏鹪鹩
英文名:Nava's Wren
学名:Hylorchilus navai
【简介】
内氏鹪鹩是雀形目鹪鹩科细嘴鹪鹩属中的小型鸟类,其独特特征之一是较长的黑色喙,下喙基部为橙黄色。成鸟头部黑褐色,上体为黄褐色,眼先略带灰色,脸颊呈棕色。喉咙及前胸白色,逐渐过渡到下腹部的暗灰色,胸部黑褐色,尾部灰褐色。眼和腿脚的颜色分别为褐色和灰色。
【外形特征】
内氏鹪鹩体型约16厘米,重约29.3克,上体覆盖黄褐色、灰色和棕色,头部黑褐色,胸部呈现淡灰色渐变至暗色。眉纹及眼后灰色,胸部和腹部两侧有明显的分界,喉咙白色,下腹部为暗灰色或黑褐色。口喙黑色,基部橙黄色,尾羽灰褐色,腿脚为灰深色。
【生活习性】
此物种偏好未受干扰的森林环境,栖息于自然状态的石灰岩岩层。在地面和岩石裂缝中活动,觅食以无脊椎动物为主。内氏鹪鹩行动敏捷,多在离地面很近的地方觅食并快速地从一块地方飞到另一块。
【鸣叫特征】
内氏鹪鹩的鸣叫声音有明显的口吃式颤音,表现为柔和的哨音、快速加速且通常以强烈的上升调结束,伴有金属质感的“tink”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为5月至7月,在石灰岩洞穴或裂缝中筑巢,产卵数量3枚。其巢由细小植物根、叶子、毛发和羽毛编织而成。
【外型辨识】
内氏鹪鹩与细嘴鹪鹩在外观上极为相似,但可以通过独特的黄色喙基、白喉和特定的鸣叫特征来区分。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IUCN红色名录将其列入易危等级。由于农业扩张导致栖息地减少,它的地理分布变得十分有限,仅在6处固定地区范围内维持存在。其分布总面积约为4800至4900平方公里,适生地环境狭小,对人类干扰十分敏感。
【地理分布】
主要居住在墨西哥中南部的石灰岩地带有森林覆盖的地带,包括东南部的Veracruz、西部的Chiapas以及东北部的Oaxaca。分布区域的地势较平缓,海拔大致在75至800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