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尾辉椋鸟
英文名:Copper-tailed Starling
学名:Hylopsar cupreocauda
【概述】
铜尾辉椋鸟(Hylopsar cupreocauda),又称Copper-tailed Starling,是一种在非洲西岸的塞拉利昂至加纳广布的小型雨林椋鸟。这种雀形目椋鸟科的成员因其独特的紫色头部和青铜色尾巴而著称。
【外形特征】
成年铜尾辉椋鸟的体长约为18厘米,体重在51至66克之间。脸部、头顶和颈部呈现出绿松石蓝色,并带有紫色亮斑;胸部两侧、腹部前端渐渐显出深蓝绿色。背部、翅膀同样为绿松石蓝色。最显著的特征是尾巴底部为炭黑色与紫色斑纹混合而成,上方则为青铜色。眼睛为黄色,而嘴和腿均为黑色。雌雄外观相似,幼鸟整体暗灰黑色,翅膀和尾部略呈蓝绿色光泽。
【生活习性】
铜尾辉椋鸟主要栖息在低地热带雨林、林缘及画廊森林,偶尔会到砍伐过后的土地或造林地带觅食。它们在树冠层寻找食物,偏好聚集小群进行活动,日常食物种类包括无花果、果实和各类昆虫,例如蚂蚁、甲虫、黄蜂等。
【繁殖习性】
铜尾辉椋鸟于树洞中筑巢繁殖,通常采用天然树洞或早先筑好的巢穴,内部装饰草、树叶和羽毛等。雌鸟通常产3到5枚卵,主要给予年幼小鸟以昆虫为主要成分的食物,而年长的小鸟则可同时食用果实或浆果等。该物种秋季有换羽现象。
【外型辨识】
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其带有黄色虹膜、黑色喙及腿来区分。
【保护状况】
该物种处于近危(NT)等级,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导致的森林砍伐压力,导致栖息地不断缩减。
【地理分布】
所有数据都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铜尾辉椋鸟的地理分布范围包括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