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八色鸫科 > 蓝八色鸫属 > 栗头八色鸫
栗头八色鸫

栗头八色鸫

英文名:Rusty-naped Pitta

学名:Hydrornis oatesi

【简介】
栗头八色鸫(学名:Hydrornis oatesi),俗名锅巴雀,是雀形目八色鸫科蓝八色鸫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以及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作二级保护物种。

【外形特征】
栗头八色鸫体长约为24厘米至26厘米,体重在100克至135克之间。头部为亮棕栗色,眼后具有一条不明显的黑色纹路。上体为铜绿色,带有黑褐色矢状斑纹,腰沾蓝色。前额、两颊至上胸部渲染粉红色,下体为茶黄色,肛周呈棕白色,上嘴黑色,下嘴黄褐色;眼虹膜棕红或红褐色,跗蹠灰白色或角褐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整体色彩相对较淡。

【生活习性】
偏好茂密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见于沟壑和破碎地形周边。适宜海拔范围在1800米以下。此物种多在林下阴湿处活动觅食,善于奔跑和跳跃。主要以昆虫为主食,也兼食种子和果实。生殖期通常在雨季中后期开始,主要时段为缅甸的5月至7月,泰国的8月至9月,印度次大陆的9月中旬至10月。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提及具体鸣叫特征,故不输出此标题及内容。

【繁殖习性】
巢筑于高湿度的林区深沟或岩石峭壁上的苔藓与蕨类植物上,采用细枝、竹叶、苔藓、地衣、草茎和根等材料构建。入口直径为9厘米,巢宽约50厘米,高约20厘米,距地面高度通常为2.50米至4米。每巢产卵4至5枚,最多可达7枚,卵色多样,孵化期约17天,雄雌双方共同参与筑巢、孵化及饲喂幼鸟。

【外型辨识】
原文未提及具体外型辨识特征,故不输出此标题及内容。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及与其它物种的区别,故不输出此标题及内容。

【保护状况】
该物种范围广且数量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但需持续监测保护。1873年,由Allan Octavian Hume首次正式描述并归类。2006年后,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将其重新分类归属蓝八色鸫属(Hydrornis)。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具体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盈江、潞西、孟连、勐海、屏边、绿春、河口、马关等地区;缅甸的勃固区及丹那沙林;老挝、泰国北部,越南北部及西部,马来半岛中部。此外,还涵盖了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