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八色鸫
英文名:Blue Pitta
学名:Hydrornis cyaneus
【简介】
蓝八色鸫(学名:Hydrornis cyaneus),属于雀形目八色鸫科。主要分布在缅甸、孟加拉国、老挝、中国云南、越南、印度、泰国和柬埔寨等地,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蓝八色鸫平均体重约114.8克,体长达23厘米。雄鸟色泽鲜艳,头顶两侧橘黄色的宽带延至颈背,两翅内部蓝色,外侧黑色,带有小白色斑点。雌鸟较为暗淡,上体为橄榄色带少许蓝色,下体则为灰白色,条纹状。幼鸟成暗棕色,背部常有淡红褐色条纹,胸部及尾部也斑点密布。
【生活习性】
蓝八色鸫活跃于湿度较高的热带雨林,尤其偏爱海拔700米到1500米地带有大量常绿阔叶林或竹林的山地环境。它们在地面较多见,利用其良好的挖掘技能在林下的落叶层中寻找甲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通常单独行动。
【鸣叫特征】
蓝八色鸫的鸣声独特,常为“pleoow-whit”或“choocoo-whip”音,持续一秒左右,主要在4月至10月间特别活跃,大多数情况下由两性共同发出。警戒叫声则表现为粗犷的“skeew”或“eeyow”。
【繁殖习性】
蓝八色鸫的繁殖季节为5月至10月间。雌鸟每次可以产下4至7枚不同颜色的卵,一般是淡红色、暗紫色或白色。
【外型辨识】
成年个体中有大约53%的上体呈现出深灰色的条纹,性别无显著差异。
【物种区别】
蓝八色鸫共有三个亚种:分别是分布于孟加拉、印度和中国的H. c. cyaneus,泰国西南部和柬埔寨的H. c. aurantiaca,老挝中部和越南南部的H. c. willoughbyi。
【保护状况】
蓝八色鸫的生存状况稳定,但依然受到森林栖息地减少和伐木活动的威胁。因此,加强对蓝八色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至关重要。
【地理分布】
蓝八色鸫主要分布在缅甸、孟加拉国、老挝、中国云南、越南、印度、泰国和柬埔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