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叉尾海燕
英文名:Ringed Storm Petrel
学名:Hydrobates hornbyi
【地理分布】
环叉尾海燕分布在南美洲西部,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繁殖地首次于2017年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被发现,距海岸线约85公里。非繁殖季节主要分布在洪堡洋流区域,从厄瓜多尔南部至智利中北部。
【外形特征】
成年环叉尾海燕成鸟头部、喉部、胸部、腹部及尾下覆羽为纯白色,上胸部有一条宽大的暗灰色横带。头部、颈背和眼周区域呈黑色,形成鲜明的帽状图案,后缘以一条白边与喉咙相连。背部灰色逐渐过渡为棕色,肩羽和小翼覆羽亦如是。中覆羽为极浅的灰褐色,形成淡色翼带。飞羽为黑色,下翼也是深色,覆羽灰褐色。尾巴和上尾覆羽灰褐色,尾部分叉明显。
【生活习性】
环叉尾海燕生活在洪堡洋流区域,行为上倾向于远离海岸,活动于较深的水域。它们采取夜间习性,以避开白天天敌的危害,并在夜间捕食高效率且受到保护。
【繁殖习性】
关于环叉尾海燕的繁殖生态知之甚少。根据已公开的资料,繁殖季节可能在3月至7月间,幼鸟在这一时期频繁出没于秘鲁和智利的沿海海域。首个已知且被确认的繁殖群体在于2017年被发现,位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内陆约85公里。
【外型辨识】
这种海燕与白喉海燕中的'pied'形态相似,但具有一些显著差异。环叉尾海燕展现出全黑的脸部、深色的下尾覆羽及分叉更明显的尾巴。头领中灰色的上体也与后者不同,后者则更为棕色调。
【保护状况】
环叉尾海燕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