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鹱形目 > 海燕科 > 暴风海燕属 > 斑腰叉尾海燕
斑腰叉尾海燕

斑腰叉尾海燕

英文名:Band-rumped Storm Petrel

学名:Hydrobates castro

【简介】
斑腰叉尾海燕(英文名:Band-rumped Storm Petrel,学名:Hydrobates castro)是一种小型海鸟,属于鹱形目海燕科暴风海燕属。其主要特征为其优美的深褐色羽毛及环绕腰部的宽白色斑纹。

【外形特征】
该海燕体长约19-21厘米,翼展43-46厘米,体重44-49克。全身深褐色,最显眼之处在于其宽阔的白色臀部斑纹。翅膀较长,尾部略呈方形,与白腰叉尾海燕相比较,尾部分叉不那么明显,因此在飞行时更为平稳。

【生活习性】
斑腰叉尾海燕主要栖息在近海岩石间隙间。它们具有严格的夜行性,这一习性有助于躲避日间的捕食者,如鸥类和猛禽。非繁殖季节里,它们在海上生活,并捕食水面捕获的无脊椎动物、小鱼及偶尔的腐肉。

【鸣叫特征】
未提及相关信息。

【繁殖习性】
这些海燕在岩石缝隙中筑巢,并每季产一枚白色的蛋。它们存在季节性繁殖习性,一些种群在冷季繁殖,而另一些则在热季繁殖,这些行为差异表明可能存在两个潜在的隐秘物种的情况。这一假设基于遗传和行为的研究结果。

【外型辨识】
与白腰叉尾海燕相比,斑腰叉尾海燕的尾部形状接近方形,白色臀部斑纹更宽。显著的还有其翼型、尾部形状、上翼条纹及飞行风格上的差异。

【物种区别】
未提及相关信息。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斑腰叉尾海燕的繁殖范围广泛,包括大西洋和太平洋中的多个群岛,如Azores、Madeira、Canary Islands、圣赫勒拿岛、日本东部的Hide-jima和Sangan-jima Islands、夏威夷、伯利兹群岛以及广泛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区域。非繁殖季节时,它们普遍生活在北大西洋至墨西哥湾、北太平洋南部海域以及东太平洋中部至南美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