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燕
英文名:Pacific Swallow
学名:Hirundo javanica
【简介】
洋燕属于雀形目燕科燕属的小型鸟类,学名为Hirundo tahitica,又称为洋斑燕。
【外形特征】
洋燕的体长约13厘米。背部和头顶呈蓝黑色,带有光泽;翅膀和尾部呈现棕色。面部与喉咙带有红色调,腹部颜色从浅灰色变化到近黑色。尾部分叉但较短且尾端不明显延长。雌性和雄性的羽毛颜色相近,但幼鸟的颜色较淡,尾部也更短。
【生活习性】
洋燕善飞行,主要以捕食空中昆虫为主,特别是苍蝇。它们通常以小群体的形式活动,偏好开阔地带如城市、田野、湖泊上空或森林周边。洋燕对人类建筑结构具有高度适应性,会利用各类建筑物、桥梁和隧道下方筑巢繁殖。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提供相关信息。
【繁殖习性】
洋燕通常在3-7月进入繁殖期,在巢穴中产下2至4个卵。主要巢穴建造成杯形结构,通常放置在高大建筑物的屋檐下或窗户旁、码头或岩崖之下、桥梁、隧道内或是岩石的洞穴内。巢材料包括细根、地衣、干草和羽毛,较为坚固且易于重复使用。孵化期大约为16至17天,而雏鸟则会在17至22天内留在巢中。
【外型辨识】
洋燕与家燕在头部的红褐色或暗栗红色、喉咙和上胸的棕色区域有明显区别。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供相关信息。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结果,洋燕被归类为无危物种(LC),尽管如此,保护管理工作仍需关注这一物种的栖息地管理和捕食能力的改善。洋燕的分布范围和数量都需要保育措施来确保种群的稳定。目前其全球种群依然健康。
【地理分布】
洋燕广泛分布于岛屿到低海拔地区。在中国,主要限定于台湾省以及与中国大陆接壤的沿海省份。在亚洲,它通常出现在东南亚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具体包括了东亚的冲绳、台湾、菲律宾、印尼及新几内亚地区。此外,洋燕还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及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