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苇莺科 > 篱莺属 > 淡色篱莺
淡色篱莺

淡色篱莺

英文名:Upcher's Warbler

学名:Hippolais languida

【简介】
淡色篱莺(英文名:Upcher's Warbler,学名:Hippolais languida),属于雀形目苇莺科篱莺属。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土耳其至巴基斯坦地区,冬季迁徙时则到达东非,从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延伸至坦桑尼亚。主要栖息于半沙漠地带,偏好灌木丛和柽柳丛,筑巢选择在低矮的灌木或树木上,每窝产卵4至5枚。

【外形特征】
淡色篱莺为中等大小的灰棕色鸟类,翼展宽大而基部较厚,尾羽略呈半展开状态,尾端圆钝。其头部有短而模糊的白色眉纹,眼圈为白色,上体呈灰或棕灰色,次级飞羽和覆羽边缘为白色,形成明显的翼斑。上尾和露出的初级飞羽尖端深灰色,有时显黑色。外侧尾羽带有细白边和突出的白色尖端,下体为白色,侧胸和两胁带淡黄灰色或奶油色。虹膜呈深褐色,上喙大部分为黑色,下喙为粉黄色,腿为灰白色,常带淡粉色或浅棕色。雄雌相似,幼鸟的上体颜色比成鸟更深棕,缺乏纯灰色调。

【鸣叫特征】
该物种鸣唱充满活力,由短句混合鼻音、硬质音符和清晰悦耳的音符构成。短段落通常反复多次,可达到5至20次,其间适时插入“chak”的音符,这种鸣叫声与布氏苇莺类似。有时,少重复的歌唱类似于银喉长尾山雀(Sylvia)的副歌。鸣叫的时间可从10秒到45秒不等,叫声为喉音和硬舌点击,一般比草绿篱莺的声音更响亮。

【生活习性】
淡色篱莺主要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大部分时间活动于树冠层和高灌木丛,并在叶间搜寻昆虫;偶尔会在地面短暂觅食。迁徙期间则多在树上活动,同时在低矮的灌木中觅食。在飞行期间,从一个停栖点到另一个横跨的距离中,它们通常会先进行短距离滑翔,同时尾部半展开。

【繁殖习性】
该物种在繁殖季节选择半沙漠生境中的灌木丛和柽柳丛筑巢,产卵4至5枚。

【外型辨识】
与草绿篱莺相比,淡色篱莺具有更强的喙,更长且宽的尾,更深色的上尾和翅膀尖端,以及更明显的翼斑。尾部的频繁摆动和翼部的快速振动是其独特的行为特征。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淡色篱莺被列为无危(IUCN红色名录:LC)。

【地理分布】
淡色篱莺的繁殖区域包括土耳其至以色列,和自土耳其至巴基斯坦的范围。向东扩展至哈萨克斯坦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非繁殖季节时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区,从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向南延伸至坦桑尼亚。

淡色篱莺由Henry Baker Tristram在1864年所重述,以致敬他的朋友Henry Morris Upcher,故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