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苇莺科 > 篱莺属 > 绿篱莺
绿篱莺

绿篱莺

英文名:Icterine Warbler

学名:Hippolais icterina

【简介】
绿篱莺(学名:Hippolais icterina),又称icterine warbler,属于雀形目苇莺科篱莺属。这种中等体型的莺类广泛分布在欧洲大陆,但未见于西南部。它们是迁徙物种,在秋季迁往非洲南部过冬。

【外形特征】
绿篱莺长约12.5至14厘米,体重11至16克。其体型特征包括尖尖的喙、较大的头部、前冠羽毛常竖立,以及看似短而方正的尾巴。它们具有长而突出的初级飞羽,其长度超过三级飞羽的四分之三。上体呈现灰绿色,飞行羽和上翼覆羽比背部深。次级覆羽和大覆羽的边缘和末端呈现白色或淡色,在翅膀闭合时形成明显淡色面板。尾巴上所有羽毛都有淡色边缘和尖端。喉咙和下体为柠檬黄色,偶尔呈较淡的黄奶油色。

【鸣叫特征】
绿篱莺的鸣叫是连串悦耳的尖锐或旋律性的音符,并伴有模仿其他鸟类的特征。叫声被描述为“tey-te-dwee”,也可单独发出“chek”。它们还使用丰富的声音,例如重复鼻音“gih-e”以及一系列尖锐的“te-te-te-te-te-tik”音符作为警报信号。

【生活习性】
绿篱莺栖息于高大的橡树、桦树、山毛榉、桤木和其他落叶树的森林中。它们适合开阔森林或混杂有灌木的区域。繁殖期为每年5月末至7月,巢筑在树杈离地1至4米,也有记录高达7米。一个巢通常由草、树皮、苔藓、蛛丝和精细材料构建而成,巢内部用毛发等材料衬垫。一窝通常产卵4至5个,孵化期为12至14天。

【繁殖习性】
绿篱莺在欧洲大陆的繁殖区域广泛且连续分布。越冬期通常在南非,同时在非洲中南部过冬,从这些区域它们可在次年返回繁殖地。

【外型辨识】
绿篱莺与歌篱莺的区别在于它更明显的淡色翼板、较长的翅膀和较短的喙。IUCN将绿篱莺列为LC(无危),该物种在全球多数地区被认为是常见的。

【保护状况】
绿篱莺种群估计有1,300,000至1,700,000对繁殖鸟在欧洲中心及东欧的适宜环境,这些数量说明该种群相对稳定。其繁殖区域从Scandinavia和芬兰南部开始,向东延伸至俄罗斯部分地区和哈萨克斯坦,向南至法国东北部、瑞士、中欧和巴尔干地区的北部地带。

【地理分布】
绿篱莺在欧洲大陆的繁殖区域广泛且连续分布。越冬期通常在南非,同时在非洲中南部过冬,从这些区域它们可在次年返回繁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