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鹰科 > 隼雕属 > 艾氏隼雕
艾氏隼雕

艾氏隼雕

英文名:Ayres's Hawk-Eagle

学名:Hieraaetus ayresii

【简介】
艾氏隼雕(学名:Hieraaetus ayresii),属于鹰科,隼雕属。

【外形特征】
艾氏隼雕体型中等,体长约44至57厘米,翼展宽106至137厘米。成年雄鸟体重通常在615至714克之间,而雌鸟通常为879至1150克。该物种显著特征包括:
- 头部略带圆润状,有轻微的冠羽,前额和头顶呈黑色或具白点,眼睛黄色或橙色,鸟喙蓝灰色。
- 上体主要为黑色,搭配白色斑点。尾巴灰色,带有宽阔的黑色尖端和3-4个较窄的黑色条纹。次级飞羽和初级飞羽则呈黑色。
- 下体为白色,胸部、腹部带有深褐色斑点或条纹,腿纯白色,翅膀下白色部分清晰可见,带黑色宽横纹。
- 变异体有几乎全黑的个体,胸部有白色斑点。

【生活习性】
艾氏隼雕栖息于非洲的落叶林带,包括森林边缘、次生森林和树丛,甚至在城市郊区也可见其踪迹。它们从海平面到3000米海拔均有分布。在雨季掠食鸠鸽科鸟类,有时亦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在南非,它们经常捕食城市郊区的野鸽和家鸽。

【鸣叫特征】
在繁殖季节,雄鸟会发出重复的高音哨声“hueeep”,有时长为 “hip-hip-hip-hueeep”。当远离巢地受到干扰,亦可能发出类似猎鹰的“kack kack kack”叫声。

【繁殖习性】
艾氏隼雕的繁殖期在不同区域稍有不同,但通常在2月至9月之间。它们通常筑造大型枝巢,直径约60-129厘米,离地高度9-32米。通常每窝产一枚卵,卵平均尺寸为61.2×49.8毫米,孵化期约为43至45天,雏鸟约73-75天后独立飞行。

【外型辨识】
与非洲靴隼雕相比,体型较小,头部更显紧凑,黑纹较密,并拥有不同的尾部特征;翅膀下的白斑与靴雕相似但细节有差异。

【保护状况】
据IUCN的评估,艾氏隼雕被列为无危状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2017年的更新中注明该物种数量大约在1000-10,000只之间,推测种群呈稳定趋势,但面临潜在威胁包括林地砍伐和捕杀家鸽。

【地理分布】
艾氏隼雕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覆盖几内亚至索马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家的地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