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蒙霸鹟
英文名:Black-and-white Monjita
学名:Heteroxolmis dominicana
【简介】
黑白蒙霸鹟,学名Heteroxolmis dominicana,是雀形目霸鹟科的一属,是单型的黑白蒙霸鹟属(Heteroxolmis)成员。
【外形特征】
黑白蒙霸鹟体型较大,身长约20.5厘米。雄鸟主要为白色,头部和背部有淡灰色斑痕,翅膀和尾巴则为黑色;翅膀上部分羽翼的外侧三分之一为白色。虹膜深色,喙和腿均为黑色。雌鸟的外观差异较大,头部和背部呈褐灰色,有突出的白色肩羽和臀部;幼鸟背部为锈色。
【鸣叫特征】
该鸟种通常保持安静,但在激动状态下会发出柔和而略带哀怨的“weeyrt”或“wurrt”叫声。
【生活习性】
黑白蒙霸鹟栖息在湿地和沼泽地带,尤其是灯心草丛生的沼泽和新开垦或烧过的草地。偶尔也会出现在沿海沙丘的内陆一侧。它们常与橙头黑鹂群相伴,尽管这种关系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这些鸟类主要在低海拔地区(通常不超过500米,偶尔可达1000米)生活,并以昆虫为食。
【繁殖习性】
筑巢时间在巴西东南部的Rio Grande do Sul为10月至12月,在阿根廷则稍早一点,在9月底至12月之间。巢通常由干草、粗茎和叶子构成,并以内衬细草、羽毛和羊毛加固,隐藏于低矮灌木丛中的小型沼泽植被或者草丛之上。每窝产卵3至4枚,但往往会受到紫辉牛鹂的寄生。
【外型辨识】
与白蒙霸鹟相比,黑白蒙霸twor体型较大且翅膀上的黑色颜色明显更多。雌鸟的冠部和背部为灰褐色,后者还拥有显著的白色肩羽和臀部。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黑白蒙霸鹟的生存状况已被列为“易危”(Vulnerable)。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归咎于自然草原的排水和农业转化,尤其是在用于畜牧业的地区。同时,非本土树木的植物种类对原有的草原植被构成了威胁。他们的筑巢行为也常因火灾遭到破坏,另外还受到寄生鸟种紫辉牛鹂的骚扰。
【地理分布】
黑白蒙霸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具体来说包括巴西的西部Paraná、Santa Catarina、Rio Grande do Sul地区、西部的乌拉圭,和阿根廷东北部的科尔多瓦省、Entre Ríos及东北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有未经验证的证据表明,曾在巴拉圭也发现过它们。
【物种区别】
与白蒙霸鹟相比,黑白蒙霸twor体型较大且翅膀上的黑色颜色明显更多。雌鸟的冠部和背部为灰褐色,后者还拥有显著的白色肩羽和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