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噪鹛科 > 奇鹛属 > 长尾奇鹛
长尾奇鹛

长尾奇鹛

英文名:Long-tailed Sibia

学名:Heterophasia picaoides

【简介】
长尾奇鹛,学名Heterophasia picaoides,属于雀形目噪鹛科奇鹛属,是一种中型鸟类。

【外形特征】
- **体长**:28-34.5厘米。
- **体重**:40-46克。
- **尾羽**:特别长且尖锐,末端白色。上身深灰色,翅膀和尾部颜色更深,头部、颈部及胸部呈中灰色,下腹较浅。虹膜为红色至巧克力棕色,嘴为黑色,腿灰紫或灰紫色。雌雄相似,幼体则虹膜为灰色,腿和脚颜色较淡。

【生活习性】
长尾奇鹛栖息于山地森林,包括各种类型的常绿林和针叶林,偏好森林的边缘地带和交织着落叶的低矮植被。它们通常成对或小群体(4-15只)活动,有时会形成更大群体。以昆虫为主的饮食习惯,也包括植物果实、浆果和种子,甚至花蜜。

【鸣叫特征】
长尾奇鹛的鸣叫声是一种连续发出的高音“tsittsit”或“tsic”声音,顿挫有力,通常会连续出3到4次,并间隔几秒重复,有时还夹杂着一种干涩的颤音或颤动声。这些鸟往往在较大的领地范围内活动,领地争夺会涉及明显的叫声展示和甚至直接的攻击性接触。

【繁殖习性】
长尾奇鹛通常在海拔1000到2400米之间山地森林中繁殖。它们将巢筑在松树的侧枝末端,在巢的内部用苔藓和其他植被进行内衬。繁殖期通常产出2个至3个蛋,卵的大小大约为24.5毫米×18.3毫米。

【外型辨识】
与其他奇鹛亚种相比,长尾奇鹛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异常伸长的尾羽和极少的深色标记。其翼尖存在小白斑是区分其与其他奇鹛的一个主要特征。

【物种区别】
- **云南亚种**(H. p. cana):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南部、缅甸东部和南部、泰国北部、老挝北部及越南北部。
- **指名亚种**(H. p. picaoides):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锡金)和缅甸东北部。
- **马来亚种**(H. p. wrayi):分布于马来西亚。
- **苏门答腊亚种**(H. p. simillima):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部。

【保护状况】
长尾奇鹛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无危物种,具有广泛的分布和相对稳定的数量。并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长尾奇鹛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苏门答腊岛的地区,包括尼泊尔、不丹、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多个区域。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和广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