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蚁鹩
英文名:Ash-throated Antwren
学名:Herpsilochmus parkeri
【简介】
灰喉蚁鹩(学名:Herpsilochmus parkeri)是雀形目蚁鸟科乌顶蚁鹩属的一种珍稀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秘鲁中北部安第斯山脉东侧的狭窄地带,海拔范围在1250至1450米之间。
【外形特征】
雄性灰喉蚁鹩体长约11.5至13厘米,背部呈黑色,具有白色眉纹。胸喉部位呈现灰色,腹部及尾下覆羽则为白色或灰白色,翼部有白色翼带。雌鸟的面部和喉部则呈现出淡褐色调。虹膜呈棕色,上喙黑色,下喙蓝灰,腿脚为蓝灰或灰蓝。
【鸣叫特征】
灰喉蚁鹩的鸣叫声包括一连串快速且节奏变化的声音,开头带有2到3个逐渐升高的音调,整体在'pew-PEW-PEW-pee'e'E'E'E'e'e-e-e-e-u'这一模式下持续变换。
【生活习性】
灰喉蚁鹩全年活动于潮湿的山区森林、低矮的矮林(褐林)。它们以昆虫和蜘蛛为食,觅食时通常成对活动,还与不同种类的鸟类共同组成混合觅食群。灰喉蚁鹩偏好沙质土壤上的栖息地。
【繁殖习性】
灰喉蚁鹩的繁殖季节可能在5月开始,并一直延续到9至10月。关于其繁殖生态学的具体细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外型辨识】
灰喉蚁鹩若与其他Herpsilochmus属的蚁鸟相比,有着明确的外观特征,特别是雄鸟的相较于其他Herpsilochmus属成员更明显的黑色眼罩和灰喉。雌鸟也有特异的淡褐色面纹和喉部表现。
【保护状况】
灰喉蚁鹩的生存状态被认为是易危(IUCN:VU)。
【地理分布】
灰喉蚁鹩仅分布于秘鲁北部的Río Mayo流域,位于San Martín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