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腹林鹩
英文名:Munchique Wood Wren
学名:Henicorhina negreti
【简介】
斑腹林鹩(英文名:Munchique Wood Wren,学名:Henicorhina negreti),是雀形目鹪鹩科林鹩属的一种特有鸟类,主要栖息于哥伦比亚西部安第斯山脉的太平洋沿海地区,分布范围非常局限,仅限于那里的云雾森林区域。
【外形特征】
斑腹林鹩体型小巧,体长约为10.8至11.7厘米,体重大约在15.2至16.7克之间。成鸟的头部披覆深褐色并带黑色斑点,白眉线明显,脸颊则为黑色并点缀着灰白色点斑。背部呈现出明亮的棕色,尾巴带有棕色和黑色条纹,喉咙呈白色且有黑色条纹装饰,胸部是灰色,腹部和侧腹部则有更深的灰色至黑色条纹。幼鸟的羽毛较为暗淡,腹部条纹不甚显著。
【鸣叫特征】
斑腹林鹩的歌声由多个纯音符组成的重复乐句构成,一个乐句大约持续2秒,整个歌曲通常包含超过十个重复的乐句。叫声主要是短促的“churr”声。其歌声音调较低,音符较平缓,与灰胸林鹩明显的尖锐音调截然不同。
【生活习性】
斑腹林鹩栖息在云雾森林底层,环境偏好含有大量附生植物的区域,海拔在2250至2640米之间。它们大多活跃于接近地面的植被中觅食,偶尔会爬高到4米以探索附生植物群。在觅食时,它们偶尔会加入混合鸟群,但这些鸟群一旦离开其领域,斑腹林鹩们就不会跟随着一起移动。
【繁殖习性】
斑腹林鹩的繁殖信息十分有限,幼鸟最早在7月25日左右被观察到,可能在大约两周前离巢。这一时间点推算,大约6月初即开始产卵。此外,关于其繁殖生态的具体细节尚不清楚。
【外型辨识】
斑腹林鹩与灰胸林鹩外貌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明显的腹部条纹,然而,这一特征在野外不易观察到。相比之下,根据其鸣叫声更易于识别:斑腹林鹩的鸣叫音调较低且音符平缓,而灰胸林鹩的鸣叫更为尖锐。
【物种区别】
斑腹林鹩与灰胸林鹩外貌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明显的腹部条纹,然而,这一特征在野外不易观察到。相比之下,根据其鸣叫声更易于识别:斑腹林鹩的鸣叫音调较低且音符平缓,而灰胸林鹩的鸣叫更为尖锐。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斑腹林鹩被列为易危物种(VU)。
【地理分布】
斑腹林鹩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于哥伦比亚西面安第斯山区的太平洋斜坡的乔科、安蒂奥基亚和里斯阿拉尔达三省的交界地区,具体到蒙奇克山块(Munchique Mass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