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侏哑霸鹟属 > 白眼哑霸鹟
白眼哑霸鹟

白眼哑霸鹟

英文名:White-eyed Tody-Tyrant

学名:Hemitriccus zosterops

【简介】
白眼哑霸鹟(英文名:White-eyed Tody-Tyrant),属于鸟类界中的雀形目、霸鹟科、侏哑霸鹟属。常见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北部区域。

【外形特征】
成年白眼哑霸鹟体长约11厘米,体重在7.8至10克之间。全身覆盖着橄榄绿色的羽毛,腹部则呈现出淡黄色。最为显著的是其白色的眼环与眼睛。翅膀颜色偏暗,带有两道明显的黄绿色翼带,飞羽边缘亮呈橄榄黄色。尾巴部分颜色较深,喉咙部位呈现灰色并带有暗色条纹,胸部和双侧也是橄榄色,点缀着黄色斑点,腹部则清晰展示淡黄色。虹膜呈浅灰色或稻草黄色(有时为红棕色),喙为黑色,下颌基部略带粉红色。腿为深灰色。雌雄两性在外形上无显著差异。

【生活习性】
白眼哑霸鹟通常独居,偶尔成对活动,并不常见参加混合物种群。它们在森林中层数较低和中层的较隐蔽位置栖息,通常在较开放的位置停留,从森林冠层下的植被中短距离捕捉猎物和休息。

【鸣叫特征】
白眼哑霸鹟的主要叫声包括:指名亚种发出一种干燥的1秒颤音,音调先升高后下降,反复加快;flaviviridis亚种发出类似昆虫的断续音符,带有金属质感,音调一致,有时开头或结尾有单独的高音;naumburgae亚种主要叫声为'kwidíp'或'kwididíp'。

【繁殖习性】
白眼哑霸鹟巢穴为悬挂式。有关其繁殖的具体信息尚未得到详尽的研究和公布。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侏霸鹟在内的众多霸鹟科成员具有外貌相似和行为上的相似之处,但区别在于它们没有明显的羽冠,且鸣叫声各不相同。

【保护状况】
IUCN将白眼哑霸鹟列为无危物种(LC)。在全球范围内,该物种并不被视为构成威胁,然而在某些地区如厄瓜多尔的Serranías Cofán和巴西的Jaú国家公园中是相对常见的。值得注意的是,NE巴西的naumburgae亚种较为罕见,仅在Mata Estrela私人保护区、Murici生态保护区和Pedra Branca/Fazenda Bananeira保护区有记录。

【地理分布】
白眼哑霸鹟分布于南美洲北极附近的亚马逊盆地,包括巴西、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地的亚马逊基地。在亚马逊盆地内仅限于亚马逊河以北的区域;而委内瑞拉境内,则主要分布在奥里诺科河上游南部地区的亚马逊盆地内。总体而言,白眼哑霸鹟的活动范围覆盖了南美洲东部及东南部多个主要国家,包含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