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森莺科 > 食虫莺属 > 食虫森莺
食虫森莺

食虫森莺

英文名:Worm-eating Warbler

学名:Helmitheros vermivorum

【简介】
食虫森莺(学名:Helmitheros vermivorum),是雀形目森莺科唯一一种食虫森莺属的鸟类。该物种以橄榄色、棕色和淡褐色为主色调,头部有明显的黑色和浅棕色条纹,长嘴尖细,腿呈粉色。分布于北美东部,在冬季则迁徙至中美洲及加勒比海沿岸。

【外形特征】
食虫森莺体长约13厘米,体重在11.8至17.4克之间,上身呈现橄榄棕色调,下身相对淡一些。其显著特征包括:头部具有色泽对比强烈的黑纹和棕色条纹,喙细长且尖锐呈褐色,腿为粉色。幼鸟头部条纹呈棕色,雌鸟和雄鸟外观极为相似,可通过雌鸟的孵卵斑点以及雄鸟的泄殖腔突起来区分性别。

【生活习性】
食虫森莺喜欢栖息在成熟的落叶林及混合林中,尤其是那些静水环境稀少且地形斜坡的区域。繁殖季节期间,它们会在地面筑造杯状巢穴,并用枯叶遮掩。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鳞翅目的幼虫。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声呈现出高音颤音,类似于戴胜鸟的鸣叫,但声音更为尖锐。此外,它们还会发出简短的'chip'或'tseet'叫声。

【繁殖习性】
食虫森莺在繁殖期间会共同筑巢育雏。巢通常位于地面,每窝通常产4至5枚卵。为了保护巢穴,双亲会模仿受伤的方式吸引捕食者远离巢穴。有时会受到褐头牛鹂的寄生影响。

【外型辨识】
对比斯温森森莺而言,食虫森莺可通过头部条纹的特征(斯温森森莺头部的条纹是红褐色而非黑色和棕色)和栖息习性不同(斯温森森莺常常在地面低矮灌木层活动,食虫森莺却更多在树荫下层活动)来识别。

【物种区别】
对比斯温森森莺而言,食虫森莺可通过头部条纹的特征(斯温森森莺头部的条纹是红褐色而非黑色和棕色)和栖息习性不同(斯温森森莺常常在地面低矮灌木层活动,食虫森莺却更多在树荫下层活动)来识别。

【保护状况】
IUCN已认定食虫森莺为无危物种。它们在繁殖季节主要分布在北美东部的森林区域。在迁徙过程中,这些食虫森莺会前往中美洲和加勒比海沿岸的湿润森林及灌木丛等地度过冬季。

【地理分布】
食虫森莺能够适应各种森林类型,包括临近松林等环境。虽然其栖息地点选择和灌木结构紧密相关,但对林木年龄和规模的要求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