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大嘴绣眼鸟属 > 灰喉冠绣眼鸟
灰喉冠绣眼鸟

灰喉冠绣眼鸟

英文名:Javan Heleia

学名:Heleia javanica

【简介】
灰喉冠绣眼鸟,学名为Heleia javanica,是绣眼鸟科大嘴绣眼鸟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印尼爪哇岛和巴厘岛的山区。

【外形特征】
这种鸟体型小巧,头部呈现灰褐色,体色黄绿。不具典型的白色眼环,而是眼睛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环绕。爪哇西部和东部高山地区个体于眼睛与喙基部之间有一块暗色区域,且西部个体特征更突出;爪哇中部个体则有明显的白色斑块环绕眼周。成鸟的前额、眉纹和眼上纹呈现奶油白色,虹膜为棕色,喙为黑灰色,腿为绿色、灰色或绿褐色。雌雄形态相似,但幼鸟的头部色域稍带绿色。

【鸣叫特征】
灰喉冠绣眼鸟的鸣叫声悦耳,由哨音组成,包括高音长鸣,有喉音的“turrr”,连续的“teerrrr-teerrrr”,或为“chwi-chi-weet-chi-chi-weeet”。

【生活习性】
灰喉冠绣眼鸟栖息于海拔至少900米以上的山区森林、密次生林、忽视的茶园和农田,常见于高海拔山地顶部。通常成对或小组活动,在不同的高度域中混合繁殖成多物种鸟群,包括山柳莺、爪哇红翅鵙鹛和纹顶鹟莺等同域物种。它们主要食用果实、花蜜、甲虫和毛虫,在树冠上或在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内进行觅食。

【繁殖习性】
灰喉冠绣眼鸟的繁殖季节为1月至12月。其巢结构为坚固的球形杯状巢,直径6-9厘米,高4-14厘米。材料包括细纤维、叶条、根须等,外部覆盖苔藓和浅绿色的胡须苔(Usnea),通常位于树或灌木分叉处或垂直枝干间。每巢产卵2枚,每枚卵深蓝绿色,大小约为18.3x13.5毫米。然而,有关它们孵化和育雏的信息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灰喉冠绣眼鸟因为其独特的脸部斑块和眼周白色标记而易于识别,不同于一般的绣眼鸟。不同亚种在面部标志上有细节区别,比如frontalis亚种拥有黑色眼腋斑,而elongata亚种则喙略大且上嘴较长。

【保护状况】
IUCN认为灰喉冠绣眼鸟的保护状态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灰喉冠绣眼鸟局限于爪哇岛和巴厘岛的山区,常见于爪哇山脉及巴厘岛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它们经常出现在Gunung Gede-Pangrango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