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鹰科 > 角雕属 > 角雕
角雕

角雕

英文名:Harpy Eagle

学名:Harpia harpyja

【简介】
美洲角雕,学名Harpia harpyja,是鹰形目鹰科的一种大型猛禽。最初由卡尔·林奈在1758年命名,因外形特征和力量寓意而得名“哈耳庇厄鹰”。该物种主要栖息在热带雨林的树冠层,分布于从墨西哥南部到阿根廷东北部的广袤热带地区。

【外形特征】
美洲角雕体型巨大,成年雌性体长约108厘米,体重约6.5至9千克;雄性则较小,体长约95厘米,体重约3.8至5.4千克。它们的上半身是灰黑色,下半身是白色,胸部有明显的黑色条纹。翅膀圆润宽大,翼展可达200厘米。头部呈淡灰色并有双冠,这些特性使得它显眼而独特。爪子长达约13厘米,强壮有力。

【生活习性】
美洲角雕主要在树木冠层活动觅食,以树栖哺乳动物为主食,例如吼猴、长鼻浣熊和树懒,也会捕食其他鸟类包括金刚鹦鹉,以及某些爬行类动物。它们依靠强壮的爪子捕猎和固定猎物,爪的锁定力量可达4.1M帕斯卡。

【鸣叫特征】
在巢穴附近,成年美洲角雕会发出强烈的微弱尖叫声。声音清晰但略带忧伤,雄性的尖叫声尤其响亮飘渺,而雌性则音调更低。

【繁殖习性】
美洲角雕在高大的树冠中筑巢,每次繁殖会产下2枚白色蛋。然而,通常只会抚养一只幼鸟,第二颗蛋通常不会孵化。幼鸟在出生大约6个月后开始换羽,但鸟类父母仍会持续照顾至10个月左右。乌雕的成长期长达两年,五岁左右才成熟,具备独立繁殖能力。

【外型辨识】
美洲角雕体型巨大,成年雌性体长约108厘米,体重约6.5至9千克;雄性则较小,体长约95厘米,体重约3.8至5.4千克。它们的上半身是灰黑色,下半身是白色,胸部有明显的黑色条纹。翅膀圆润宽大,翼展可达200厘米。头部呈淡灰色并有双冠,这些特性使得它显眼而独特。爪子长达约13厘米,强壮有力。

【保护状况】
美洲角雕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栖息地破坏以及人类猎杀。该物种主要栖息地是热带雨林,人类活动的破坏导致栖息地急剧减少,全球范围内的数量也在缓慢下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近危物种,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则认为其已接近灭绝的边缘,急需人工保护措施。某些特定保护项目,如饲养放生、栖息地保护、以及建立保护基金,正在帮助它们抵御这些威胁。

【地理分布】
美洲角雕自然地理分布主要位于中美洲到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区域,从墨西哥南端延伸至阿根廷东北部的广大辖区,包括整个亚马逊盆地。在个别国家,美洲角雕还被赋予特定文化或象征价值。例如,它被巴拿马选为国鸟,并出现在其国徽中。美洲角雕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其生物学特征,也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存之复杂,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