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翡翠
英文名:Black-capped Kingfisher
学名:Halcyon pileata
【概述】
蓝翡翠(学名:Halcyon pileata),又名黑顶翠鸟、黑帽鱼狗、蓝翠毛等,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从印度至中国、韩国及东南亚。该物种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的大型树栖翠鸟,以紫色蓝色的翅膀和背部、黑色的头部、白色的颈圈和喉部、鲜红的喙和腿为显著外貌特征。
【外形特征】
成年的蓝翡翠长约28厘米,具有独特的羽色。其头顶呈墨黑色,颈圈为白色,背部为紫蓝色,腹部橙红。喙部和脚呈鲜红色。飞行时,翅膀下的白色斑点显而易见。幼鸟比成鸟色彩较暗淡,眼前方有一小块锈褐色斑点,胸部有灰色的鳞片状纹。
【生活习性】
蓝翡翠常栖息于红树林、湖泊边缘和沼泽地带,偶尔也会出现在内陆地区。它们时常于沿海湿地栖息,依赖于河流岸边、河口及红树林。它们主要以鱼类为食,但也捕食甲壳类和其他大型昆虫。飞行迅速且直接,翅膀短暂强劲振动,发出嗡嗡声。
【鸣叫特征】
蓝翡翠的鸣叫声是连续发出的一连串尖锐的“ki-ki-ki-ki-ki”声,音调略高于白胸翡翠。
【繁殖习性】
蓝翡翠的繁殖季节是在夏季时期,筑巢于土堤或河岸的隧道中,洞深可达50至100厘米,宽度9至11厘米,末端形成直径约35厘米、高9至15厘米的巢室。每窝共产卵4至6枚,卵呈白色且椭圆形。孵化期约为20天。尽管有关雌雄亲鸟共育雏鸟的详情有限,但雌鸟在孵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已知最长寿命约为八年。
【外型辨识】
蓝翡翠与白胸翡翠相比更加怯生且少见,更易被惊扰,它们的黑顶白喉特征十分显著,易于辨认。幼鸟与成鸟的区别在于颜色较暗和胸部的灰暗鳞片状纹。
【保护状况】
IUCN的评级为易危(VU),中国将其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蓝翡翠繁殖季节分布于东亚,包括中国(范围从辽宁至甘肃东部,南至海南)、朝鲜半岛、印度东北部至缅甸和印度支那北部;冬季则南迁至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印度支那、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岛及菲律宾南部。在中国,该物种夏季分布广泛,普遍出现在东部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