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秧鸡
英文名:Invisible Rail
学名:Habroptila wallacii
【简介】
华氏秧鸡(Habroptila wallacii),学名为Habroptila wallacii,亦称大嘴秧鸡。属于鹤形目秧鸡科的一种特有大型不会飞的鸟类,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北部的沼泽地区。
【外形特征】
华氏秧鸡体长约35厘米至40厘米,整体羽毛为深灰石板色,下背部、臀部和翅膀为深棕色,腹部较浅,略偏灰白色。眼周、喙和腿为鲜红色。两个性别外表无显著差异,且幼鸟的外观特征资料欠缺。
【生活习性】
华氏秧鸡生活在哈马黑拉岛上的密集沼泽,尤其是在萨果沼泽地带,很难被观察到。它们主要食物来源包括年轻植物嫩芽、甲虫以及小型水生动物。模仿打鼓的低沉鸣叫声是其常见行为特征。它们不仅会利用吞食的砂石来破碎食物,还会对捕杀它们的人类表现出极度警觉。
【鸣叫特征】
华氏秧鸡发出类似鼓点发出低沉声音,还伴随有波浪般的尖锐叫声和打鼓声。通常在清晨或夜间鸣叫,砍击西谷椰子树可能导致其发声。
【繁殖习性】
华氏秧鸡筑窝在腐烂的树桩顶部,距离地面约1米,呈浅碗形,内部由木材碎屑和干枯的叶片构成。一个巢中有2只幼鸟,全身覆盖有黑色绒毛,并具有明显的白色钩状指甲和粉红色的裸露皮肤。
【保护状况】
华氏秧鸡数量估计在3500至1.5万只之间,由于栖息地减少和人类捕捉活动,华氏秧鸡难以长久生存。不过,最近在东北部发现的踪迹显示其栖息区域可能比原先预计的更广泛。
【地理分布】
华氏秧鸡仅存在于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群岛中的哈马黑拉岛,并包括奥比岛在内的区域内。因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栖息地破坏,这种珍稀鸟类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分类为易危物种(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