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鹰科 > 兀鹫属 > 高山兀鹫
高山兀鹫

高山兀鹫

英文名:Himalayan Vulture

学名:Gyps himalayensis

【简介】
高山兀鹫,学名 Gyps himalayensis,属于鹰形目鹰科兀鹫属。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

【外形特征】
高山兀鹫体长103-110厘米,体重8000至12000克,翼展宽度约为260至290厘米。成年个体呈沙棕色,头部有少量淡色羽毛,下体颜色较深;幼鸟则颜色更深且体羽上有窄淡色条纹。虹膜随年龄加深。

【生活习性】
高山兀鹫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到4000米的山地,冬季可能降至较低海拔。它们以腐肉为食,繁殖期通常在1月至5月间,在悬崖峭壁上建巢并使用旧巢。幼鸟一般在四到五个月后离巢,有时会延迟至六七个月。

【鸣叫特征】
高山兀鹫通常沉默无声,但在争食或休息时会发出拉长的嘶嘶声、咕噜声以及吼叫。

【繁殖习性】
每窝产一枚卵,孵化期大约50天。幼鸟通常在巢中停留四到五个月,有时甚至六七个月。幼鸟常聚集于集群范围内,可能会在飞行季节分散至低海拔区域。

【外型辨识】
高山兀鹫尾部较短且色彩更浅,下体纵纹较少;与普通秃鹫相比,头和颈上部挺起黄白色细软羽毛,并有长披针形羽毛构成领。上体和背部呈淡黄褐色,虹膜为淡褐色。

【保护状况】
高山兀鹫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近危物种,数量受到环境污染及双氯芬酸等药物的威胁。在中国,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西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阿富汗、不丹、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