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鹰科 > 兀鹫属 > 兀鹫
兀鹫

兀鹫

英文名:Griffon Vulture

学名:Gyps fulvus

【简介】
兀鹫(学名:Gyps fulvus)是一种大型的旧大陆兀鹫,归属于鹰科兀鹫属。此名称“fulvus”意为红黄色的。

【外形特征】
兀鹫体长93至122厘米,体重6.5至11.3千克,翼展可达234至280厘米,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与其他鹫类相比,兀鹫的最大特征在于头颈部的无羽毛白色和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幼鸟颈部为棕褐色,羽色比成鸟更深。

【生活习性】
兀鹫栖息于海拔高达2500米的开阔地带,如高山高原、草原、灌丛乃至半沙漠环境,并偏好有悬崖和峡谷的岩石地带。其生境非常广泛,在温暖气候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甚至能忍受寒冷、雨水、薄雾或者积雪等条件。

【鸣叫特征】
兀鹫在巢穴附近或寻求食物时会发出嘶嘶声、咕哝声、咆哮声或干燥的咔哒声。

【繁殖习性】
兀鹫在繁殖季节,通常在12月至3月或更晚(有时甚至持续到5月),会聚集在悬崖或岩石峭壁上;一对成鸟每巢会产下一枚白色或带有红褐斑点的卵。孵化期为50至58天,期间主要由双亲共同孵化,并且共同哺育幼鸟。幼鸟于110至130天后离巢,部分时间仍然依赖成鸟供应食物可达三个额外的月。

【外型辨识】
头颈部白色且无羽毛,上体深棕色与浅棕色翅膀形成鲜明对比;下体较浅色,尾部宽而略平,而非楔形。兀鹫的最大特征在于头颈部的无羽毛白色和松软的近白色翎颌。

【物种区别】
与其他种类的鸟类如高山兀鹫和秃鹫有所不同,兀鹫的飞行特征和色彩特点更易识别。

【保护状况】
兀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归类为无危(LC)。最近的数据表明,虽然它们在欧洲、北非和中东部分地区经历了20世纪以来的衰退,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显著的恢复现象。兀鹫已被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附录II。2021年,兀鹫被中国列为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地理分布】
兀鹫广泛分布于欧洲及非洲的西部国家、中东地区和印度北部。它在西班牙最为常见,那里拥有25,000对的种群数量。在法国比利牛斯山区,兀鹫的数量也从1960年代末的约50对,增加到了1980年代末的300至400对。

【亚种】
兀鹫有两个亚种,即兀鹫指名亚种(Gyps fulvus fulvus)和兀鹫东部亚种(Gyps fulvus fulvesc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