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白背兀鹫
英文名:White-backed Vulture
学名:Gyps africanus
【简介】
非洲白背兀鹫(学名:Gyps africanus),属于鹰形目、鹰科、兀鹫属。头部裸露皮肤呈黑色,体长可达94厘米,翼展宽达218厘米。体重通常在4150至7200克之间。
【外形特征】
显著特征为白色背部,与深色羽毛及颈部和头部的深色裸露皮肤形成鲜明对比。全身羽毛颜色不一,通常颜色从奶油色、黄褐色至深褐色不等,臀部白色夜光羽和背部白色羽毛下缘白色羽端尤为引人注目。翅膀翼下覆羽黑白对比鲜明。
【生活习性】
非洲白背兀鹫广泛分布于非洲各地,栖息地包括稀树草原、平原和稀疏林地,偏好开阔林地、稀树草原和草原地带,并且有少数在水道附近筑巢的习性。多数时间生活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
【鸣叫特征】
在繁殖季节保持警惕,在求偶期间能够听到特有的鸣叫声。
【繁殖习性】
非洲白背兀鹫通常单配繁殖,将构成繁殖季的繁殖团体。其巢通常位于林林树木冠中,并罕见地于电线杆上筑巢。一般而言,每窝单产一枚蛋(间或产两到三枚),孵化期约为56至58天,而从孵化到幼鸟能够飞行大约需120至130天。
【外型辨识】
非洲白背兀鹫的翅膀翼下覆羽黑白对比鲜明,但与之相应更大型的南非兀鹫相比,其上覆翼羽更显深色密布,眼睛颜色也较深。此外,幼鸟颜色更加深邃,羽毛边缘带有较浅棕色条纹,围领羽毛亦长而纤细。
【物种区别】
无特别描述。
【保护状况】
非洲白背兀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以及《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7年,其数量减少了90%以上。
【地理分布】
非洲白背兀鹫广泛分布于非洲各地,从西非的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东部延伸到苏丹、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南到东非和南部非洲地区的纳米比亚和南非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