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鸽形目 > 鸠鸽科 > 山鸠属 > 塞兰山鸠
塞兰山鸠

塞兰山鸠

英文名:Seram Mountain Pigeon

学名:Gymnophaps stalkeri

【简介】
塞兰山鸠(Gymnophaps stalkeri),又称Seram Mountain Pigeon,是鸽形目鸠鸽科山鸠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中东部的塞兰岛山区。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33至38.5厘米,体重330至338克。主要特征包括深粉色的面部和胸部,渐变至酒红色的下体,以及灰蓝色的冠部和独特的红眼圈。其喉咙和胸部呈现淡粉色,腹部和尾下覆羽为深栗色,边缘略带酒灰色。眼睛鲜红至黄色,眼周皮肤为紫红至鲜红,喙为黄色,鼻甲紫色,腿和脚为紫色。幼鸟的颜色较暗,眼周皮肤、腿和喙的颜色也要比成鸟淡。

【生活习性】
塞兰山鸠栖息于海拔400至2300米的山地森林,常见于亚冠层和高树冠层次。它们常在果实丰富的树木中群居,有时可达50只以上的群体。以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

【鸣叫特征】
展示飞行行为类似但低于Papuan山鸠。

【繁殖习性】
唯一已知的巢穴记录是在2010年9月中旬于海拔2300米的原始山地森林中发现的。巢建在一条倒下的、苔藓覆盖的树枝裂口内,离地面约2.5米,巢主要由小枝条、苔藓筑成,呈松散形态,巢内有一枚白色蛋。

【外型辨识】
塞兰山鸠与长尾山鸠在外形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如下:面部和胸部的深粉色,下体颜色差异,眼圈颜色及喙部颜色也有所不同。并且体型相对较小。

【物种区别】
该鸟类与长尾山鸠有显著区别,包括面部和胸部的深粉色,下体颜色的差异,以及眼圈和喙的颜色变异。体型上也显得较小。

【保护状况】
塞兰山鸠的保护现状被评为IUCN红色名录的“无危”级别。

【地理分布】
该物种仅分布于印尼摩鹿加群岛的塞兰岛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