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裸吸蜜鸟属 > 褐嘴裸吸蜜鸟
褐嘴裸吸蜜鸟

褐嘴裸吸蜜鸟

英文名:Duetting Giant Honeyeater

学名:Gymnomyza brunneirostris

【简介】

褐嘴裸吸蜜鸟(学名:Gymnomyza brunneirostris),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裸吸蜜鸟属,体型较大,全身呈暗橄榄色,翼和尾带有橄榄色调,喙为黑色锥形。相对于绿裸吸蜜鸟,该物种在遗传上显著不同,曾被归为同一个物种。

【外形特征】

褐嘴裸吸蜜鸟体型较为庞大,身长在25至31厘米之间,体色为暗灰橄榄色,翼与尾部带有一定的橄榄绿,喙呈黑色。两性羽毛相似,雄鸟稍大。与绿裸吸蜜鸟相比,喙色更呈橄榄棕至棕黑色,腿部和脚部颜色更深,尾梢较长,羽毛的橄榄色更为明亮,缺乏明显的暗色调。

幼鸟的喙尖为黄色。值得注意的是,相较西方褶皱吸蜜鸟,该鸟体型更大,整体颜色更黄,缺乏黑色颊须,且黄色颊须更为下垂。专有名称上的黄色颊须应该是特征之一,便于野外识别。

【生活习性】

褐嘴裸吸蜜鸟以花蜜为主要食物,包括椰子树花蜜,偶尔也会摄取昆虫、小浆果、软果实和小蜥蜴。该鸟通常在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森林的外冠层或树冠的下层区域觅食。它们常常在树木上积极跳跃,有时也会沿着树干攀爬捕食昆虫。由于隐蔽的生活习性,该物种常以其叫声被人所知,尤其是在食物丰富时,会集结在食物源附近。

【鸣叫特征】

最为明显的叫声为一连串响亮的“kee-yow”,常连续重复数分钟,此叫声对于识别该物种极为有用。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褐嘴裸吸蜜鸟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但受到斐济法律保护。然而,其栖息地因森林破坏和农业扩张而受到威胁。尤其是原始森林逐渐退化,尽管工业伐木已停止,国内木材采集和农业活动依然持续影响森林的完整性。

【地理分布】

褐嘴裸吸蜜鸟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斐济维提岛(斐济西部,波利尼西亚西南部)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森林中,栖息在低地和山地。该物种主要依赖于成熟的大片森林生存,偶尔也会出现在海拔高度为600米以上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