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珠鸡
英文名:Eastern Crested Guineafowl
学名:Guttera pucherani
【简介】
东非冠珠鸡,又称Eastern Crested Guineafowl,是一种生活在非洲东部森林地边缘及次生林中的鸡形目珠鸡科物种。具有典型的黑色体羽,布满蓝色和白色的点状花纹,头部上方有一簇假发状的羽毛冠,体长约48-50厘米。裸露的皮肤部分呈现红色或蓝色,眼睛周围有大片红色皮肤。
【外形特征】
成年冠珠鸡的头部覆盖着浓密的黑色羽毛,头两侧和颈裸露部分是蓝灰色。眼睛周遭有鲜明的红色斑块,虹膜为深红色。其体型较重,体重范围是721-1573克,体长46-56厘米,翼展达到了75-100厘米。羽毛基调为纯黑,上面点缀着密集的白色点状花纹。脸颊和额头上部有红色斑点。鸟喙呈象牙色,腿和爪呈灰白色。幼鸟的外观更为淡雅,黑白条纹相间,裸皮颜色更浅淡一些。
【鸣叫特征】
东非冠珠鸡的声音特征显著,其鸣叫声为节奏性的“咕噜”声,常常包含3-4个连续的音符,接着是尖锐的“krek”声,以及最后的“kraaaa”声。这叫声用于该物种内部的沟通和警报。
【生活习性】
冠珠鸡是杂食性动物,主要觅食于地面。偏好植物种子、浆果、果实、昆虫及节肢动物。主要栖息于森林-草原混合地带,向森林边缘和次生林地区活动有时进入原始森林。
【繁殖习性】
冠珠鸡一般在雨季进行繁殖活动。产卵之前会在森林地面的植物密集区做一个相对简陋的巢,产卵4-5枚左右。孵化期为23天,孵化期间以雌鸟为主负责产卵孵化。新生幼雏的体重一周左右可达82克,双亲会共同负责抚育幼雏直到14-21天后才能飞翔。
【外型辨识】
与西冠珠鸡和南冠珠鸡相比,东非冠珠鸡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颜色以及叫声有明显的不同。其虹膜为红色而不会呈现深黑色,面部和脖子周围没有黑色或栗色的“项圈”。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该种的保育级别为无危(Least Concern,LC)。这表明该物种现今的生存状态相对良好,不具备立即消亡的风险。然而,持续的栖息地破坏可能会对其种群造成长期影响。
【地理分布】
冠珠鸡分布于北肯尼亚至中部坦桑尼亚的森林及周边地区,包括索马里南部,桑给巴尔岛和Tumbatu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