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王鹟科 > 鹊鹩属 > 山鹊鹩
山鹊鹩

山鹊鹩

英文名:Torrent-lark

学名:Grallina bruijnii

【简介】
山鹊鹩(Torrent-lark,Grallina bruijnii)是雀形目王鹟科鹊鹩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的山区,栖息于雨林和开阔草地附近的小溪边,海拔范围从400米至2800米不等。

【外形特征】
该物种展现出黑白相间的独特配色,并且具有明显的性别区分:
- **雄鸟:** 雄性山鹊鹩通常长20厘米,体重约40-41克。其头部、胸部、背部至臀部以及喉咙都是黑色,白色脸颊与眼上纹形成对比,翼部有白色斑块,尾部基部呈白色,尾端黑色;喙铅灰色至淡蓝灰色,尖端白色;腿为蓝灰色。
- **雌鸟:** 雌鸟稍小,长20厘米,体重约38-40克。头部和胸部的黑色配上有白色的脸颊、耳朵到颈部与下腹部的白色,以及淡黄色的胁部;翅膀具有白色下表面。
- **幼鸟:** 幼鸟形态类似于成年雌鸟,但喙基部的颜色更深,接近于黑色,而不是接近其深棕色。虹膜通常为深褐色。

【生活习性】
山鹊鹩通常成对或小群体地活动。它们的鸣声特点是连续高低变化的音符,且鸣叫声穿透力强,即使在背景声嘈杂的地方仍能清晰听到。它们的叫声包括尖锐的“jjirrreee”、刺耳的“bzzzeee”或者被认为粗糙而不悦耳的一串音符,加上在展翅时会发出的鼻音“k-zaaat”声。

其栖息地主要集中在溪流边缘,尤其是在快速流动的小溪旁。山鹊鹩的地面上生活习性使它们频繁在溪流边的裸露岩石和沙地上搜寻昆虫和其他小型动物。在食物充分时,它们有时会从地面或低矮树枝中起飞,偶尔也会短距离飞起捕捉空中昆虫。此外,它们经常在觅食的同时发出鸣叫声,并且表现出尾部持续摆动的行为。

【鸣叫特征】
山鹊鹩的鸣声特点是连续高低变化的音符,且鸣叫声穿透力强,即使在背景声嘈杂的地方仍能清晰听到。它们的叫声包括尖锐的“jjirrreee”、刺耳的“bzzzeee”或者被认为粗糙而不悦耳的一串音符,加上在展翅时会发出的鼻音“k-zaaat”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从6月持续到次年1月,主要在旱季进行。它们繁殖时通常搭建一个小小的泥土和根须构成的杯状巢,位于靠近溪流的树或灌木枝条上。一批中通常产1至4枚卵。

【外型辨识】
尽管目前山鹊鹩在新几内亚的广泛山区分布较常见,但部分地区可能数量较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LC(低危)等级。广泛分布的栖息地加之地形的崎岖性为其供应了适宜的,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当前尚未察觉对其的主要威胁。

【物种区别】
山鹊鹩与其共生环境中的Torrent Flycatcher在体型和分布上有显著不同。较大的体型及黑色的背部和脸颊特征使山鹊鹩明显区别于其他鸟类。特别是雄鸟的黑白配色,以及雌鸟的黑色头和白色胸为其提供独具的识别标志。

【保护状况】
尽管目前山鹊鹩在新几内亚的广泛山区分布较常见,但部分地区可能数量较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LC(低危)等级。广泛分布的栖息地加之地形的崎岖性为其供应了适宜的,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当前尚未察觉对其的主要威胁。

【地理分布】
山鹊鹩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的山区,栖息于雨林和开阔草地附近的小溪边,海拔范围从400米至2800米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