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蚁鸫
英文名:Bicolored Antpitta
学名:Grallaria rufocinerea
【简介】
双色蚁鸫(学名:Grallaria rufocinerea),属于雀形目蚁八色鸫科蚁八色鸫属,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安第斯山脉,偶尔也有记录到在邻近的厄瓜多尔东北部。
【外形特征】
双色蚁鸫体型丰满,长腿。全身几乎均匀地呈现红褐色或赤铁红色,包括头部、喉、背部、翅膀和尾巴。喉部呈现红褐颜色,基部为灰色,形成斑点状的外观。腹部中央呈现白色,胸部和侧面的羽毛边缘泛白,形成轻微的鳞片状感受。
【生活习性】
双色蚁鸫栖息于中高海拔的云雾森林的林下层,通常保持在地面深处,极少高出垂直的枝丫。它们极端害羞,难以被观察到。偶尔会升至低矮的枝头歌唱。
【鸣叫特征】
该鸟类的典型鸣叫声是一个长串相对平直的哨声,每隔几秒钟重复一次。
【繁殖习性】
关于双色蚁鸫的繁殖生物学方面,研究尚不充分,需要未来的进一步研究。
【外型辨识】
双色蚁鸫易于与其它蚁鸫混淆,但与栗枕蚁鸫(Haplomicron paidoti)特征最为相似。然而,栗枕蚁鸫体型更大,头部不呈现明显的红褐色帽状外观,并且拥有较淡的喙、浅色的虹膜以及眼后斑,栗冠与红棕色背和深色喉咙形成鲜明对比。
【物种区别】
双色蚁鸫易于与其它蚁鸫混淆,但与栗枕蚁鸫(Haplomicron paidoti)特征最为相似。然而,栗枕蚁鸫体型更大,头部不呈现明显的红褐色帽状外观,并且拥有较淡的喙、浅色的虹膜以及眼后斑,栗冠与红棕色背和深色喉咙形成鲜明对比。与之相比,另一种接近的物种,巾冠蚁鸫(Grallaria vivesi)的体型更小,几乎不存在被混淆的情况。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发布的红色名录,双色蚁鸫目前列于易危(VU)等级。在遗传研究中,该物种被证明是栗色蚁鸫物种复合体的一部分,这一物种复合体面临着严峻的全球性威胁,不过,双色蚁鸫表现出了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容忍一定范围的森林覆盖率变化。
【地理分布】
双色蚁鸫主要生活在哥伦比亚中部和厄瓜多尔中北部的中高海拔云雾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