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蚁鸫
英文名:Bolivian Antpitta
学名:Grallaria cochabambae
【简介】
玻利维亚蚁鸫,学名为Grallaria cochabambae,属雀形目蚁鸫科蚁鸫属的鸟类。该物种于2020年根据羽毛颜色和鸣叫声差异从Rufous Antpitta物种复合体被提升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成年的玻利维亚蚁鸫长约14.5至15厘米,体重约为35至46克。它们的身体上部为赤褐色,头部两侧和腹部为赤色,两胁为暗灰褐色,腹部中心为淡亮赤色,并带有较浅的羽尖。尾下覆羽的颜色变化较大,从白色到黄褐色或深褐色不等。该物种虹膜呈深棕色,喙黑色,跖部则为暗蓝灰色、灰色或粉灰色。幼鸟背部可见黄褐色条纹,而头顶和腹部则带有白色斑纹。
【生活习性】
玻利维亚蚁鸫主要栖息在潮湿的山地森林内的竹林地面和灌木覆盖区域,包括森林边缘以及退化或受到干扰的区域。它们在海拔1800至3800米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并以昆虫和毛虫为食。通常在覆盖着苔藓的地面悄悄跳跃觅食,有时在黎明、黄昏或雾天出现在开阔地带。遇到干扰时,它们会在灌木或矮树上休息。
【鸣叫特征】
玻利维亚蚁鸫的鸣声多样,包括非常短促的颤音,通常持续不到0.5秒,由11至13个音符组成。更长时间的颤鸣能够持续五秒,包含超过25个音符。此外,它们还具有一个较长的颤鸣,大约持续三秒,每秒约9.5至10个音符,音高逐渐下降,以及一系列4至7个类似于‘警笛’的声音,重复间隔4至7秒。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大概在3月至5月之间。现有的巢穴是杯状结构,由直径细和黄色的草茎构成,安置在湿润的叶或苔藓上,内部衬入哺乳动物的毛发等材料。已知巢穴高度在0.75至2米之间。
【外型辨识】
玻利维亚蚁鸫与Leymebamba蚁鸫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体型大小、腿部长度及羽毛颜色,前者色彩中没有灰色。而各亚种则在腹部颜色及鸣叫调和上略有差异。
【保护状况】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报告,该物种未受到特定评估。它是仅限于特定地区分布的物种,估计总体分布面积为2900平方公里,种群数量大约在2500至9999个成熟个体之间。由于栖息地的退化、丧失和碎片化,其种群可能正在减少。仅在Amboró国家公园等少数地区获得特定保护。
【地理分布】
玻利维亚蚁鸫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即Cochabamba和La Paz部门,海拔高度介于2950至3500米之间。仅在Amboró国家公园等地有保护措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