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蜂鸟科 > 铜色蜂鸟属 > 棕胸铜色蜂鸟
棕胸铜色蜂鸟

棕胸铜色蜂鸟

英文名:Rufous-breasted Hermit

学名:Glaucis hirsutus

【简介】
棕胸铜色蜂鸟(学名:Glaucis hirsutus),属于雨燕目蜂鸟科,是铜色蜂鸟属的一种鸟类。广泛分布于中美洲的巴拿马以及南美洲的巴西东南部,包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格林纳达等岛屿。

【外形特征】
棕胸铜色蜂鸟平均体长约10.7厘米(4.2英寸),体重约6.9克。它的喙长而弯曲,大约3.3厘米(1.3英寸)。其下颌为黄色,上颌为黑色。头部呈棕色,上体为青铜绿色,下体为棕色,伴有白色尖端的棕色尾羽。雌雄相似,但雌鸟羽毛颜色可能稍微暗淡,尾羽更狭窄,且喙更为弯曲。

【鸣叫特征】
该蜂鸟发出音调较高的甜美鸣叫声,包括一系列下降的‘tsee-tsee-tsi-tsi-tsi’,交替的高音‘seee’音符,以及各种其它变调音。

【生活习性】
棕胸铜色蜂鸟通常栖息于森林底层,靠近溪流的地方,主食花蜜,尤其是Heliconia植物的花蜜,同时摄取小型节肢动物。它们偏好访问与喙长和曲度相匹配的花朵。此鸟类也是留鸟。

【繁殖习性】
该蜂鸟的繁殖季节自12月至次年8月,将巢建在悬垂叶子下,使用Heliconia叶或其他悬垂叶片。巢呈杯状,由植物纤维构成,外部装饰有苔藓等植被。通常产两枚卵,孵化期为17至19天,孵化工作由雌鸟完成。雌鸟在20至25天后才让雏鸟出巢。雄鸟参与巢穴的构建与维护,并负责巢穴的防御工作。

【外型辨识】
棕胸铜色蜂鸟可通过特有的尾部形状和体色进行识别。雄鸟与喉斑鸟(Threnetes)相似,但可通过喉部特征加以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价,棕胸铜色蜂鸟目前被列为无危(LC)物种等级,并被列入CITES II附录。虽然在亚马逊地区常见,但在某些区域因森林退化或破坏导致其数量有所减少。

【地理分布】
棕胸铜色蜂鸟分布范围覆盖中美洲和南美洲之间,分布从巴拿马延伸到巴西东南部,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格林纳达等岛屿。在哥伦比亚的阿马卡尤国家公园,它是被捕捉并观测到频率最高的蜂鸟种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