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翅鸺鹠
英文名:Javan Owlet
学名:Glaucidium castanopterum
【简介】
栗翅鸺鹠(英文名:Javan Owlet,学名:Glaucidium castanopterum)属于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主要分布于爪哇岛和巴厘岛。
【外形特征】
栗翅鸺鹠体型中等,体长约为23至25厘米。头部呈圆润状,无明显颈后假眼,面部无显著面盘,被红褐色与橙黄色条纹覆盖。眉毛为白色,头部颜色为棕色,饰以细小的淡橙黄色条纹。背部和翅膀呈均匀的红栗色,肩羽边缘带有断续的白线。翅和尾部具有橙黄色与棕色条纹。胸部与上胸为红褐色,羽毛呈条纹状。腹部和两侧为白色,搭配鲜明的红栗色条纹,腿部呈黄色至绿黄色,虹膜为黄色,蜡膜呈橄榄绿色,喙为淡绿色偏黄,尖端色泽较鲜艳。
【生活习性】
栗翅鸺鹠偏好栖息于密林,栖息环境从低地至海拔约900米(某些地区可达2000米),常见于原始森林和次生森林、竹林、花园以及村庄附近。以昆虫为主食,包括甲虫、蚱蜢、蟋蟀、螳螂、蟑螂等,同时也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蛇和蜥蜴。它们夜间的捕食活动频繁,白天偶尔也会活动。
【鸣叫特征】
雄鸟鸣叫声音类似于啄木鸟的连串颤音,从低到高渐进后突然停止,音量也随之增加。幼鸟在求食时会发出高音的‘tjeet tjeet tjeet’的声音,日夜均可听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2月至4月间,巢筑于自然洞穴或啄木鸟等留下的洞窟中。每只雄鸟和雌鸟巢中产卵2枚,卵的大小约为33.5毫米×29.5毫米。
【外型辨识】
在爪哇岛上,栗翅鸺鹠是唯一的鸺鹠属物种,通过其体型及颜色能够与当地其他猫头鹰区别开。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栗翅鸺鹠可能与斑头鸺鹠关系最近,时常被一些研究者归入Taenioglaux属。
【保护状况】
栗翅鸺鹠被列于IUCN红色名录的"无危"级别(LC),CITES附录Ⅱ中。在森林碎片和山区被认为是稀有,但在局部地区也有发现。目前存在全球种群估计和生态系统需求信息的缺乏,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物学、栖息地需求及种群趋势。
【地理分布】
主要栖息区域为爪哇岛和巴厘岛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